袁至善夫妇毕竟养大他们两个,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夫妇两人早就当他们两人如亲生子般疼爱。虽然有时更偏袒养子靜宇,不是因为他的养子身份。只是他比玉堂小五年,又得不到生父的父爱,三岁就被丢到这里,身体瘦弱多病,经常哭闹不安。昆仑山又特别寒冷,师父师母怕他养不大,所以特别怜惜。
静宇的原名是凌紫玉,但是袁至善收了他就做养子后,为他另起一个名叫袁静宇。希望他能够安静下来,不要天天哭闹。另一层意思是:能够清静无为、静以修心养德。
袁至善以为他们两是兄弟情义,所以一直没有发现玉堂走错路,对此十分内疚:“为师对静宇特别宠爱,让你帮忙照顾他,是希望你学会承担责任,把他当亲弟弟那样照顾他。怎料到你却生出这般情愫!”说到这里,袁至善百感交集,又痛心、失望,又自责。
玉堂看着年迈的师傅痛心疾首又跪了下来:“师父不要伤心,徒儿知道错了,徒儿会尽快忘掉这不该有的感情,徒儿会找个贤德女子为妻,生儿育女。让师父师母颐养天年,有徒孙承欢膝下。”
袁至善听了,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幸好徒儿还不至于用情太深以至泥足深陷。否则被这段不伦不类的感情硬生生毁掉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好徒弟。
袁至善在后山自己收徒,一切都要靠自己重新起家,又不像掌门大师兄那样可以继承师父生前的大片基业,有那么多徒弟,现在自己老了更加没能力再收新徒弟,再花个十几年时间和心血重新教起。
如果收个有其他教派的武学根基的成人徒弟,再教个五、六年上层的昆仑武术,是不成的,因为各门派武学风格与路线不同,没有打好昆仑派武学的根基,直接学中上层昆仑派武学是不成的。何况其他教派也不允许出现此等叛徒。
没了徒孙,自己研究出来的武学和医学岂不失传。“玉堂,上次昆仑派的嫡传大弟子李成辉和她妹妹来这里玩过几次,你还记得那个小姑娘吧,三年前她也拜了昆仑派掌门就是我师兄为师。那个小姑娘以前喜欢跟你一起玩。你师母很喜欢她,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们都是昆仑派的,如果你能娶她为妻,就亲上加亲了。你……”师傅身为男人说这些话,也特难开口。
玉堂低下头说:“只要师傅喜欢,徒儿也会喜欢。明日我去找她一起下山去采购日常用品。徒儿会尽快打动她欢心。”
袁至善开心的笑了,“那就好了。我们这里人丁单薄,为师希望你早日成家,开枝散叶。”袁至善笑嘻嘻地说“添几个徒孙就更好,热热闹闹的,也有人继承衣钵。你明天多买些好吃的回来,傍晚请她来吃个便饭吧!让师傅师母高兴高兴,热闹一下。”
袁至善越说越高兴,好像玉堂马上就要娶媳妇生娃一样。说得快要流口水了。
玉堂看到师傅这么高兴,就点头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说后面,角色会陆续出场,让读者慢慢适应增加的角色。
在后面楚国太子李政乾也会出现,霸道地追求静宇。
最后静宇选择晋国太子(玉堂师兄)还是楚国太子(李政乾)?慢慢看吧!
请读者多多收藏,转发。多多支持正版原创小说。
江源浩淼
第3章 往事不堪回首
玉堂回到自己房间,独自呆在丢空了十年的房里,才下眉头,旧事又涌上心头。
自从师弟入门后,因为静宇年纪小,怕黑,即使临睡前逗他睡下了,但是半夜醒了看到黑漆漆的房间又哭闹起来,睡在隔壁房间的玉堂经常半夜被他的哭声吵醒,只好又过去陪他睡,后来就变成一种依赖。
那时候,静宇的名字叫紫玉,多么女气、娇气的名字,所以玉堂不喜欢他,师父还没收他为义子,还没有改名为袁静宇,只不过后来八年一直叫惯了静宇这个名字。几乎忘了他的原名。
静宇一到晚上,就拉着玉堂,“师兄陪我睡。晚上有鬼叫声,我很怕怕,这里冷冰冰的”。
玉堂不想晚上半夜两边跑来跑去,就直接住到静宇房间去了。
每当晚上,山上的风呼呼地叫,静宇就紧紧地抱住玉堂。那所谓的鬼叫声,其实就是大风刮过,撞到高山和在山峰回旋的呼呼声。吓得静宇连晚上去解手都要叫醒师兄陪他起床去解手。玉堂经常无奈地苦笑,怎么自己无端端地变成一个保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