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林有些挑食,只爱吃桂花糕,所以每次点心盒里的三样点心必有一个是桂花糕,但这个习惯外人并不知道。唐宋有次和他们一起吃的时候,把手伸向了桂花糕,正费力地啃着红豆酥的纪凡啪的一下就打掉了唐宋的手,唐宋震惊地看着他,纪凡奶声奶气地解释道:“这是给哥哥的桂花糕,夫子不能吃,夫子吃其他的。”
温林往嘴里塞了一块桂花糕,拍拍手,顺手将纪凡嘴边的红豆泥抹掉,不在意道:“我吃饱了,夫子你吃吧。”
纪凡瘪了瘪嘴,有点委屈。
唐宋惊愕于纪凡的护短,也略觉得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道:“好了好了,收起来吧,该习课了。”
于是纪凡默默地又退回到他的小窝,小孩子精力不好,所以通常第二个时辰,在书香缭绕中,他就会被周公召去。睡得不声不响,口水却流了满桌。
每次下学,看到纪凡睡得红扑扑的脸蛋,温林的心里又会有点温暖,有点心疼,那点不耐又烟消云散了。
人啊,真是复杂的动物。
第5章 童年记事(五)
纪凡长到三岁的时候,已经是个很可爱很可爱的奶娃娃了,个子抽高的很快,追着温林跑的更加得力了。
这时候温林也已经7岁,不似小时候的圆润,瘦下来后,显出精致的五官,大家方始惊叹温林的俊俏。
纪凡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腻着温林,因此对温林撇下自己,独自一人和同伴相约去逛灯会的行径,他感觉很难过,连温如玉也安慰不了他。
这边厢纪凡凄凄惨惨戚戚,那边厢温林乐不思蜀,正是半大的孩子,玩性正大,也不喜欢一直跟个小屁孩在一起。
元宵灯会热热闹闹,街上都是形形色色的人,小贩吆喝着吃食,文人才子们猜着灯谜,河边少女将一盏盏花灯放入河中,载着她们的心愿摇摇晃晃地飘向远处。
温林一手抱着盏兔子灯,一手拿着糖葫芦,悠悠地跟着人群走。身旁御史家的小公子调侃道:“诶,阿林,你们家的跟屁虫呢,这次怎么不跟你出来啊。”“是啊,纪凡那小子不是一直粘着你,整天肉麻兮兮地叫着哥哥哥哥嘛。”太尉家的二少爷接腔道,在“哥哥”这两个字的发音上特别的阴阳怪气。说罢,两人都笑的乐不可支。
温林皱了皱眉,好心情荡然无存,听他们这么说纪凡,心里很不舒服,便道:“都闭上嘴吧。”
两人见他隐隐有些不悦,便没有再说,只是暗地里对视了一眼,偷偷地吐了吐舌头。
经此一茬,温林不知怎的也没有了刚出来时的好心情,匆匆告别后便带着随从往家赶,路过一个老大爷的摊子,顿了顿,又捎上了两根糖葫芦。
赶到家已经不早了,早就过了晚饭的点,他刚从马车上钻出来就看见纪凡坐在相府的门槛上,愣愣的模样,怀里抱着一个汤婆子,小脸还是有些被冻红了,旁边站着很是无奈的陶正德。
温林突然觉得有些心疼,但还是死要面子,他快步走过去,纪凡一直有些愣的看着他,待走近了便仰头望着他,温林佯装不悦道:“坐在这里干什么,大冷天的想冻死自己啊。”
纪凡闻言,顿时有点委屈,鼻子一酸,眼睛霎时就红了,他赶忙低下头,不想让温林看见,坐在那不言不语。
老管家看不过去,便帮腔道:“小少爷一直在等您呢,老爷让他在房里等,他不肯,非得在这大门外等,连老爷都劝不动。”
温林心里一软,缓了语气:“我已经回来了,还坐着干嘛。”
纪凡没有回应,低着头,小手飞快的偷偷抹了抹眼泪,才又抬头,诺诺地开口:“我脚麻了。”
“真是麻烦死了。”温林嘴里说的凶狠,但却迅速解开了自己的披风,裹住纪凡,顺势背对着纪凡蹲下,命令道:“上来。”
纪凡破涕为笑,紧紧搂了温林的脖子趴了上去。温林背了纪凡就往里走。
纪凡的脸接着温林的耳朵,蹭了蹭,撒娇道:“哥哥,我好想你啊。”
温林:“想什么想,我才走了多久啊。”
纪凡:“可是,还是很想你。”
温林:“……”。
待将纪凡安顿好,喂他喝了姜汤,温林才把两根糖葫芦拿出来,“诺,给你的。”
纪凡眉开眼笑,接过糖葫芦立马咬了一口,甜甜的味道让他说出的话也如灌了蜜似得甜:“哥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