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凤澈抬眼去瞧他神色,带笑的眉眼飘忽邈远,仿佛神思已在万里之外。这样的人,若在庙堂,当留贤名万载功德千秋。不由自主叹一声:“你啊,不入庙堂,实在可惜。”
“我若在庙堂,早晚得为了那勾栏里的美娇娘下狱。”上官澜回道,脸上笑意虽说清淡,但说出来的话,是真不对味儿。
一句话把玉凤澈方才生出来的万千感慨打得烟消云散,不自觉白了他一回,小声嘀咕:“难为你有自知之明。”
见了徐宏坤,玉凤澈守礼给太子见了礼,上官澜却早在一旁自顾自坐下了。徐宏坤自然不忿上官澜不敬的态度,此时有求于他自然不好发作,只得将满腹愤懑给压了下去。给玉凤澈赐了座又给他二人添了茶,单刀直入道:“上官澜,你是否已得知北戎月氏联合之事?”
上官澜挑眉,笑道:“方才知道了。”
玉凤澈眸色深深,在上官澜和徐宏坤之间一番流转,隐隐明白了几分。
徐宏坤听得这话,心中虽然存疑,但却无法考证。眸光阴沉扫了上官澜一眼,“那依盟主之见,此事可有解法?”
“殿下是问在下可否有法子应对北戎骑兵?”上官澜噗嗤笑了一声,匪夷所思地看了徐宏坤一眼,“在下一介白衣,怎会有如此见识?朝中兵部人才济济,殿下不问他们,却来问在下,怕是不妥吧……”
“上官澜!你这是在讽我朝无人么?”徐宏坤最是厌烦上官澜这般恃才傲物待价而沽的嘴脸,此时又在紧要关头,上官澜一番话拂他逆鳞,自然大怒。
“朝中人才济济,上官焉敢评点?殿下多虑了。”徐宏坤一怒,上官澜态度也愈发清严,眸光凛凛,言辞咄咄逼人。
顷刻间,剑拔弩张。玉凤澈心里捏了把汗。上官澜路上还说得好好的不是不情愿帮,怎么到了这儿,才说了几句话就这样了呢?劝又不知从何劝起。一时神色讪讪的分外尴尬。
徐宏坤怒意勃然,攥紧了手里的茶盏想也不想就往地上一砸,“滚!”
上官澜起身,拂袖便走。事情进展太快,玉凤澈有点儿跟不上。这统共才说了七句话怎么就不欢而散了呢……理了理衣襟,起身,朝着书案后头一脸怒意的徐宏坤躬身道:“太子殿下海涵。”话毕,行跪礼拜别,“微臣告退。”
玉凤澈匆匆出门。抬眼,上官澜正缓步往宫门那边儿走。见了他那模样,玉凤澈暗自松了口气,还好,不是真的动怒了。三两步赶上去,“来路上说得好好的,怎么才三两句话就这样了?”
“这事儿,他自己能办。不该来找我。”上官澜瞧玉凤澈赶上来,眉眼一弯,露出个清润笑意,“何况他一向跟我合不来,也不一定能听我把话说完。”
玉凤澈不由追问了一句,“为何你们总合不来?”
“说不清,反正就是合不来。”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出了宫门,岂料才出宫门没多少时候,马车就给人拦了。一队府兵把马车团团围住。上官澜启帘相询,原来是镇国公府的府兵。
玉凤澈不解此时情境,正待询问。上官澜一拍大腿,懊恼道:“忘了一件大事儿!”
到了国公府上,玉凤澈才明白上官澜忘了的大事儿是什么。
大奕朝有个习俗,便是在女子生产时请贵人在厅前等待,待婴孩啼哭传出时,贵人便踏入产房,以手轻触婴孩额头以赐福。
卉儿本想请上官澜玉凤澈当这一回贵人,结果这两人还没等她生产就上了眉山。如今她刚做完了月子,可不就来秋后算账了么……
方卉一如今稍稍丰腴了些,透出一股子别样风韵。上官澜瞧着她模样,感慨莫名,曾今娇俏跋扈的少女啊,如今也能静如处子顾盼生姿,更能相夫教子持家修身了。
“你俩可真是不知好歹。请你们来当贵人,还不情愿,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搬去了眉山,消息都不让递。”方卉一支颊,妙目一横。一句话,将上官澜才生的感慨打了个七零八落。分明还是昔日那斤斤计较的小丫头。
不提此事还好,提了此事,玉凤澈便想起上官澜提早前往眉山是因了自个儿一句话。要叫他在卉儿面前领了这责任,他还真没这胆子。不过转念想起当时在竹阁里头的情境,不自觉红了耳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