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都茫然了一会儿,似乎谁都没记起,“不知道,忘记了,反正很多年了吧。”
陆羽点点头。
孟姨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中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茶叶。
茶叶断口整齐,每片皆有三片叶子,这是最好的采摘手法。
陆羽赞赏地看着孟姨,“孟姨以前采过茶叶?这手法太好了。”
“也没有,只是以前老爷在的时候爱喝茶,都是我去采,那里不允许其他人进去的。”
“这样,我原本还想去看看。”陆羽一脸遗憾。
皇甫兄弟也发现了,陆羽只要碰到与茶有关的话题,话就多起来。
井水取来之后,陆羽又开始煮茶。蒸汽袅袅,将他包裹在其中,宛若仙人一般。
煮好之后,陆羽给孟家夫妇送去了。
夫妇两人一品,都若有所思的看着陆羽。
陆羽在丹阳休整了几日,在皇甫兄弟的陪同下,去了周边好几座深山,没发现什么野生好茶,不过泉水是格外甘甜的,伴着优美的景色,皇甫兄弟还作了好几首诗。
他不再逗留,决定启程去柳州了。
皇甫兄弟送了他许多东西,包括盘缠。
连孟家二老都是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可最后还是没有对他说任何话。
等他到了柳州才发现,国辅兄已经病逝多日。好不惋惜。
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难!
这时,朝廷果然如同国辅兄以前推测的那样,动乱了。
不得已,他又辗转到了湖州。
盘缠用尽,最后还是只有求助寺庙。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的知己。
妙喜寺内,皎然住持正在和陆羽谈诗论道。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将自创的《六羡歌》唱了出来。
“好。”皎然住持敲打着杯沿,为他伴乐,“要是此时有青山相伴,绿水环绕就更美妙了。”
“那就去。”陆羽一锤定音。
“好。”说着就收拾东西,往后山走去。
妙喜寺的背后是崇山峻岭,巍峨壮观。
“你说,这群山之中可有好茶?”陆羽眺望着远处,发呆。他的确爱茶成痴。
“兴许。”皎然住持态度不明。
陆羽神色一喜,“你知道什么对不对?”
皎然住持喝了一口茶,“我曾在妙喜寺的文集中看到过,‘群山之中,独有一隅,临溪傍水,遍地紫色,细细嗅之,方觉忘忧。’”皎然住持没有说下去了,但是陆羽一听已是激动不已。
“紫色?我还从没见过紫色的茶树!不行不行,我要去寻它。”
“可这只是传说。”
“传说也应去看看。”陆羽坚持。
“既然如此,我同你一起去。”
陆羽惊喜地睁大了双眼。
初进山时,一路无忧,因为这是最外层,平时他和皎然住持也会到这些地方来,煮茶饮酒做诗。
陆羽把青青留在了妙喜寺,毕竟这次不知结果如何,也不知时长多久,还是把它留下更为稳妥。
在山中行进了几天,二人一直是沿着一条小溪走的,因为干粮不多,又不知会在山中待上几天,所以才沿着小溪一路前行,皎然住持会抓鱼,但他是出家人,所以鱼都归陆羽吃了,陆羽则把干粮给留给皎然主持。
三天后,二人已经进入山腹。
但当夜却下起了稀稀落落的小雨,他们只好四处避雨的地方,幸好,没找多久就发现了一个山洞。
陆羽和皎然住持商定,皎然主持守前半夜,他守后半夜。
前半夜安然无恙,他开始守后半夜,可能是跋山涉水,加之又是后半夜,所以感觉整个人都在天旋地转,昏昏欲睡,直到凌晨才陡然惊醒,转头一望皎然住持,他还在睡。
幸好,没有因为他的过失而酿成什么大错,不然追回莫及。
这件事陆羽没有和皎然住持说,免得他担心。
可后来越前行,二人越感到不对劲,周围高大的树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稀落,简直,简直就像是在出山!
果不其然,继续沿着溪流走了半天之后,皎然住持突然开口,然后说,不用往前走了。
说罢,带着陆羽转了个弯,绕上了一条小路,没一会儿,陆羽竟看见了炊烟,那个,那个方向是妙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