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和他的小进士_作者:羽一一(104)

  廖明司却知道,北方天气寒冷,自己的军队跟俄虏的比起来,并不占便宜。因此,一直按兵未动。如此下来十六七天,俄虏方面懒散惯了的,便有点松懈下来。

  廖明司其实早就布置缜密,看到俄虏的松懈,便命人在夜晚集结,偷偷从后路绕进去,偷袭了俄虏的军需粮草营。

  执行任务的夜行部队,以李成武原部队人马为主。这些将领和士兵,自然知道跟着李成武在此的败绩已经惹怒了皇上。现在有机会建功赎罪,个个都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勇猛无比。

  俄虏虽然已经做了防范,却还是被一夜之间毁了大半军需、烧掉一半的粮草。

  第二日,俄虏正慌张之时,廖明司没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迅速率领军队杀了上来。俄虏匆匆迎战,却哪里是廖家军精锐部队的对手,一时间被杀的节节败退。

  几次进攻,廖明司已经将一年之间被李成武丢掉的地盘全部被收回去。

  廖明司乘胜追击,很快杀到了距离边境最近的俄虏城寨。俄虏军队一看大事不好,赶忙派了使臣来这边求和。

  廖明司原本懒得见他,想着干脆将城寨打下来。也不必要纳入版图,只需将其中设施尽毁,民众赶走,给他们个教训。

  如此一来,俄虏边境要再恢复城寨也需数年,对查满的骚扰恐怕五到十年都不会再有了。

  不过使臣执意说有一个前朝的人质在他们手上,这个人质对当今朝廷的稳定非常重要。如果廖明司愿意谈判、撤兵,俄虏方面会将此人质交给廖明司带回京城。

  廖明司起了好奇心,便让使臣来觐见。

  “你们说的那个人质,是谁?”廖明司问道。

  使臣恭敬地答道:“会大将军的话,此人质是先皇的贴身太监,名叫周荣。”

  廖明司听了大吃一惊:“周荣?!他不是自愿给先皇殉葬了么?”

  使臣笑笑:“那确有其事,但是当日周荣并不想死,便买通了执行的太监,用个别的人代替自己装进了先皇的棺椁。他自己乔装打扮,逃到了查满,后来因为被密卫追杀,便来到我国求助。”

  廖明司挑挑眉毛,轻蔑地道:“你们想用一个背叛先皇、贪生怕死的奴才,来跟本将军谈条件?是公然蔑视本将军么?!”

  使臣急忙道:“不敢,大将军,您莫要生气,这其中是有缘故的。”

  “听闻将军跟归国皇帝私交甚好,那想必知道皇家的事情吧。”使臣看看廖明司,见他不置可否,便继续道:“这个周荣,从先皇是靖王的时候,就跟着先皇了。所以……”使臣说到这里,突然看了看四周。

  廖明司听他一再提到先皇的事情,心中一动,立刻屏退左右。那使臣压低声音道:“相比将军一定知道楚王的事情,也知道成祖皇帝当年是要立楚王为储君的,但是却因为突然暴毙,而让靖王上位成功。”

  “当年一手促成此事的,并非老天爷,也并非什么暴疾,而是当时的端贤皇后和他的儿子——靖王。”

  廖明司大吃一惊,盯着那使臣道:“你的意思是……”

  “这个周荣彼时是先皇的亲信,因此,那碗要了成祖皇帝命的药,都是他亲手端过去的。这也就是为何先皇弥留之际,让周荣陪葬的原因。”

  廖明司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如果这个使臣说的是真的,那么成祖皇帝便是先皇亲手害死。换句话说,先皇这江山得来的就不名正言顺。那么宋元昊和宋元熙不管谁在皇位上,也一样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为何宋元熙要保护江童的那封密诏,而宋元昊却坚决要销毁那密诏呢?

  廖明司沉声道:“本将军不可能听你一面之词,便决定此事。若想谈判,必要先亲自见见这个周荣,才好下结论。”

  使臣一听,便知道廖明司有所心动,急忙讨好地道:“那是自然。我们将军已经安排了副将——无波尔图斯,带着周荣待命,将军随时可以见他,以确定真假。”

  廖明司思忖了片刻,让兴安进来,做了一番安排,便带着一队士兵和亲卫队十余人,跟随使臣前往城寨。

  城寨大门打开,无波尔图斯押解着一辆马车走出来。

  “廖将军,那车上的便是周荣。”使臣说着,对无波尔图斯招招手。无波尔图斯伸手撩开车帘,只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