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看着他笑,谢臣心里舒服点了。看着笑意盈盈的许琢有些尴尬的解释:“许老师,我给你讲跑题了。”许琢很善意的大笑:“没关系,哈哈,没关系。啊,没关系是不是……”他问得是看热闹的学生,学生自然附和这他笑:“当然,谢老师跟你一样,跑题跑得好。”
学生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臣朝慕辰跟薛云泽看了看:“慕辰,云泽,谢谢你们两人过来捧场。”他又看了一眼薛云泽,不太自然的转动一下身体,右手习惯性的握了起来。林颜青看着他的表情狠狠的捏了捏手,他果然对这个薛云泽是特殊的,他在所有人面前都可以毫不在乎,平平淡淡,唯独见了这个人手足无措,忐忑难安。
林夕听见钟声响了笑道:“谢老师,快上课了,你去吧,等下了课我们再聚聚。”
谢臣很感谢他的解围,朝他们几个笑了笑:“好,那我上去了。”
剩下的时间,谢臣基本上没有往后看,他也可能是紧张,所以大部分时间看的是他备的课,他备的很齐全,所以讲的中规中矩,宋瓷的特点宋瓷的婉约肃静他都一一讲了出来。因着最后一排人的到来,学生们把宋朝的瓷器放到了他们面前。许琢感叹了声:“还是人家谢老师好啊,家里是做瓷器的吧,这几件精美的瓷器果然美轮美奂。”
前头的学生回头:“真的吗,谢老师家是做瓷器的,怪不得讲的这么好。恩当然许老师你讲的也很好,”许琢看着他们不在意的笑笑:“好啊,你们几个,谢老师一来就把你们给收买了啊。”学生们也小声的嘿嘿笑:“许老师,这几个陶罐就是谢老师白送的。”许琢拿过陶器来看,边看边点头:“果然不错,慕辰你也看看。”
慕辰也笑了笑:“恩,这几套瓷器很漂亮。这几个陶罐做的也古朴,单看手艺也能值不少钱,林老板果然出手大方。”薛云泽笑笑没有说话,他手里拿的正好是那套莲花盏的一盏。
台上的谢臣正好讲到宋瓷的典型代表。莲花造型。然后他说:“莲花造型是宋瓷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他的本意是取自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当时文人墨客最为喜欢的,莲花自古誉为出尘高洁之意,所以当时就顺应了这种潮流,生产的瓷器多为莲花造型。
恩我带的那一套莲花盏就是,那个在……”谢臣看着薛云泽手里的莲花盏顿了顿:“恩你们薛老师手里拿的那一盏就是,莲花造型的代表作。”薛云泽抬头看着他,隔着10几排的学生,薛云泽终于抬头看着他。目不转睛,黑不见底。带着刻骨的遗恨,他们之间仿佛总是隔着这么远,这些年总是隔得这么远,只有那一年很近,近到他就扑在自己脚下,自己明明伸伸手就能抱起来的,可是可是自己因为气他,所以没有扶起来。他那时候并不知道那错过的一秒代表的是什么,直到他看着林颜青把他扶起来的时候才悔悟,可是太迟了,他已经在别人的怀里。
他并不在意那个瓶子的毁坏,也不在意薛云阁的死活,他只是在意他为什么在别人的怀里。
那一瞬间有多痛呢?他在别人的怀里,而自己站在对面。越不过去,于是生成了这永远的痛。当爱随着时间已磨没了,沉淀下来的是痛,是刻骨的遗恨。薛云泽低下了头,如果不能在一起,是不是应该,再也不要相见。相见恨晚不如不见。见了双方都痛苦,所以不如不见。
底下的学生顺着老师的眼光看向了那盏莲花杯。看到学生整齐划一的动作,谢臣猛的醒过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不能再去看薛云泽。薛云泽是他这一生最爱的人,也是他最为遗憾的人,每次看到他,心里就会萌生所有一切都不在重要的念头,那种想焚毁一切的念头太过恐怖,谢臣掐了掐自己的手心,粉笔在他手里轻易的攥成了粉末。
第73章
林夕看着他的手眼里有了些疑惑,他开始问他:“老师,除了莲花造型,宋瓷还有那些特点呢?”谢臣朝他近乎于感激的笑了笑:“恩,宋瓷除了外型上简洁雅致、干净利落以外,他还有着另一个特点,就是冰裂纹。瓶身大片的冰裂纹,瓶底小片的冰裂纹,有一种特别古朴的年代感。仿佛一出窑就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历史的沧桑。与清亮的明、清两代瓷器形成鲜明的对比,独束一帆。
另外他的绘画上不想清代的那种繁杂的花卉,而是这种雅致的冰裂纹装饰,简简单单。每一个纹路都不相同,每一个纹路又是自然的清淡的,不张扬不炫目。这样淡然中有着曲折的走笔。恩,像一句词: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谢臣不自觉的念出了这首词,念完后才发现自己说出了什么,他几乎是仓皇的看了一眼最后一排的人,齐老看着他笑了笑,他没有想到当年一背诗词就犯困的孩子如今诗词歌赋,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