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受_作者:白衣若雪(324)

  谢臣画好了竹子,众人以为这就好了,结果他开始题字,这一幅画上面很多字,法官很挑剔,他特意挑了这一副极难的画给他画,因为这上面不仅竹子多,而且,字也多,而且字还是草书,郑板桥的字是草书,他这一幅画是记事作,上面详细的标注了他画这幅画的背景意图,所以在竹子的间隔里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草书:吾邑善画竹者,以禹鸿胪为最,而渔壮尚友次之。……予不逮二公远甚,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不辍,亦非苟而已也,翔高老长兄四十初度,索余写竹为寿,且曰:‘宁乱毋整,当使天趣淋漓,烟云满幅。’此真知画意者也。予既自出机轴,亦复远追禹、尚二公遗笔,是不独郑竹,并可谓之尚竹、禹竹,合是三家以为华封人之三祝,有何不可乾隆二十八年,岁在癸未。板桥道人郑燮画并题。

  谢臣甚至连笔都没有换,直接就着残墨写了上去,繁体字,古文书,他写的流畅至极,一气呵成。林颜青站在他旁边看他,他是那样的自信与骄傲,这是林颜青百看不厌的场景,他是那么的喜欢看他骄傲的样子,当年是这样一个场景打动了他,让他终身难忘。

  旁边拿着小样对比的人啧啧称叹,已经不能用敬佩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鬼斧神工,简直就是奇迹,不是说他画的有多么震撼人心,反正是一副竹子,他们惊奇的是这个人写的字,那么多的字他竟然写的位置丝毫不差,跟小样上一摸一样,这就真的神奇了,要知道一个人的笔迹是最难以模仿的,他的画可以模仿,可是笔迹真的很难防!就算是电脑复印都不会这么精确的啊,就算是郑板桥他老人家现在还活着,让他重新画一幅,让他重新写一遍他也未必会如此的准确。

  所以这些人惊叹。这里显然不是气氛严肃的厅堂了,简直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室外竹园。众人随着他的一笔一动满心竹香。

  唐景云站在啧啧称叹的人身后不屑一顾的笑:“谢臣的临摹技术当然当之无愧。”他画了多少年啊,5年啊,日日夜夜的画,只画竹子啊,就算是铁杆也磨成针了,差点把他那一大湖水都染黑了。唐景云想起来还气哼哼的。

  林颜青听着他的抱怨心里却有些难受,他当年深受自己折磨,为了静心就一日一日的画画,只画墨竹,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他可以在这上面不去想他,他是在用这样的方法去抵抗他,抵抗他的喜欢?还是他抵抗他自己内心的喜欢?他那时候喜欢自己了啊!林颜青看着他轻轻地笑了笑,他真是够混蛋的。如果他们今天这一关能够过,他就带他远离尘世,带着他去唐景云哪里,不再管这世上所有的事。他要陪他画一辈子画,他要跟他过隐世的生活,只要他平平安安。

  谢臣很快就写完了,流畅的程度简直跟画了千百遍一样,这样的态度站在边上的两个鉴定大师都有些怀疑自己了,这个笔迹是一摸一样的,这个难道真的是仿的?他们催谢臣盖章。

  谢臣笑了声,从怀里掏出了两个印章,在字的最后很麻利的盖上了,两个章:“郑燮之印”、“爽鸠氏之印”。

  这下鉴定大师再也忍不住了,他拿起谢臣刻得印章用放大镜看了一遍又一遍,普普通通的玉,可是盖出的效果却是一摸一样的。带着时隔久远的那种断裂感。谢臣看着他们笑了笑:“大师,好了。请你们下结论吧。”

  这下他们比不出来了,而且越看那副真品越假,林颜青看着这两个人心底冷笑,鉴定一副临摹品是否是真品困难,可是承认一副珍品是赝品哪很容易,因为有着如假包换的临摹品在这对比着,不是假的也是假的!呵呵,这个世界还真是讽刺!还是曹雪芹说的好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在这个时候很多旁观的画家开始见风使舵了,为欧阳局长说话了,说他真的是喜欢画,而且也真的是穷,家里还住在老房子里,一家五口人啊,挤在一个套三的房子里。唐景云这是开玩笑了:“这住的挤吧是欧阳局长活该,谁让他不遵守计划生育呢?”一番话说得众人笑起来,欧阳局长这时脸也红了,低着头一声不吭。

  有一个画家这时又爆料说:“没有办法啊,欧阳局长喜欢闺女,生了一个又一个,欧阳夫人辛苦了,这么大年纪了还生了一个跟我儿子一样大的女儿。可见两夫妻感情很好。糟糠之妻啊,欧阳局长为人抠的很,从来没有舍得给嫂夫人买过新衣服……全都让他买了书。他家里的书都可以堆成山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