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_作者:卫十七娘(113)

2019-01-16 卫十七娘

  4.人物怎样看待天命和人生的意义?

  他不相信这些东西有意义,觉得有探讨这些的时间不如多看几本书写几首诗,再要么还能处理公文。

  5.危急时刻人物会想到的东西符合ta平时的价值观吗?

  符合。在某种意义上说,谢洵应该是一个言行一致从一而终的人。

  6.不可预知的灾难降临时人物作何反应,如果灾难与ta无关呢?

  先看看能不能克服,不能的话就跑路。灾难与他无关的话他会率先选择跑路。

  7.人物的喜好与心情是否显而易见,ta想掩饰吗,为什么?

  不是。他不想掩饰但必须掩饰,要不然他的刻薄会引起众怒。举例就是他参加科考的那年曲江饮宴,跟禤仪一唱一和引起众怒,后来他就学会闭嘴了。

  “我不仅不跟傻子计较还不跟傻子争辩,如果你非要跟我争辩,那么你说得对。”

  8.描述人物发怒时的样子,ta会因为什么而发怒?哭泣呢?

  当事情发展出乎他的预料的时候会害怕继而发怒,哭泣则是什么原因都有,他有时候还会因为生理性的疼痛而哭泣。

  当他真正被辜负的时候反而会平静下来,这个时候他会发怒也会哭泣,但不会对着辜负他的人。

  他只会微笑着报复回去。

  9.当感到生理上的不适,人物会如何应对,如果应对方式无效呢?

  有病吃药,如果无效就哭,哭当然不能解决问题,但能转移注意力,但后来哭也不管用了,反倒让他的眼睛更加不好,一开始只是夜盲,后来就有一点近视了。

  亲友交流圈。

  1.人物通常被认为有多少亲友,这和ta自己承认的一致吗?

  被认为有很多亲友。

  后代史书上把很多锅都扣在他身上了,所以在黑子的描述里他简直长袖善舞无所不能。

  举个例子:“崔煦那么沉静守礼的人怎么会对太子做出这么不理智的事,一定是受了谢洵的蛊惑。”以及大楚为何亡国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持有“谢洵导致大楚灭亡”这个观点的民间史学家大有人在。

  他不觉得自己有很多亲友,他心理上最亲近的人是他的老师禤仪,崔煦勉强算一个“不错的年轻人”。

  2.人物是否有可以称为知己的存在?

  禤仪。

  师生两人的性格一脉相传。

  3.当人物身处险境,会有人冒险相救吗,这是否在人物意料之中?

  会的。

  他自信跟家人的关系不错(不包括李昉这个外甥),来救他的大致如此。

  4.人物通常如何获得朋友,ta对此满意吗?

  社交。

  他不太满意,他恨不能有一种“勾勾手别人就对我死心塌地”的特异功能来免除社交,他倾诉欲不是很强,也不需要很多朋友,如果非要倾诉,他更愿意听漂亮姑娘弹琴看漂亮姑娘跳舞。

  5.人物的亲友中是否有人给予ta特殊的称呼,他对此怎么想?

  谢逐鹤。

  这个称呼来自于他科举入仕的时候写的一首逐鹤诗,“逐”是“驱逐”的意思,这首诗被后世他的黑拿来大书特书,借此论证他是个沉迷于官场,不知人间疾苦的伪君子。

  谢洵:“你说得对。”

  6.人物的爱人更偏近“亲”还是“友”?

  友。

  他的妻子是郑晔,但他的爱人是李玚。在某种程度上他和李玚是同一种人,虽然成长环境不一样,但他非常能理解李玚的行为。

  但他不能原谅他。

  7.人物的爱人与ta的理想型有差异吗?

  他没有理想型。所以也谈不上有没有差异。

  8.人物怎样评价ta的爱人,说给别人的和私心的评价有什么差异吗?

  明晏之君。

  有差异,差异就是他觉得李玚其实配不上他的评价。但如果把这句话说出来的话会显得自己当初的选择很愚蠢,于是他就闭嘴了。

  9.从人物的角度,设想ta的爱人在以上八题中的回答。

  等我再填一份小李的问卷。

  细节与喜好。

  1.着装更偏好冷色还是暖色,有什么内涵吗?

  冷色。

  紫色是因为他的官袍就是紫色的,平常出门的话也会下意识地选干净清爽一点的冷色衣服。

  2.有什么小习惯,这造成过什么影响吗?

  晚上一定要自己提灯,因为他夜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