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报官吗?”
“他们也就是小打小闹,今儿个说猜难吃,明儿个再惹些事情了,怎么报呢?”掌柜的说完,周围食客纷纷表示同情。
“怪不得生意差,想必那家人品也不怎么好。”
“就是,使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在这之后,夏侯瞻的目光时不时撇过小德子,这些虞濯看在眼里。陛下这人,很难轻而易举对一个人报以关注,显然他对小德子还是蛮上心的。
“走吧,这等人,无论在哪都能看到,不值得生气。”
夏侯瞻神色静穆:“我并不是生气。”
虞濯笑着说:“好的,燕公子,还有一下午的时间可以去逛逛,毕竟不能白来一趟苏州。”
“恒清,你打算何时回京城?”
“形势所迫,尽快,但是造船局的事情并不能一朝一夕地解决,以我之见,起码需要整顿十天半个月,可我又不放心你一人回去。”
“那么多人,怎么看不住我一个。”夏侯瞻言下所指便是南御行司众人。
“到底不是我看着,怎么放心。”
身后的家丁不住地把目光在二人之间流连,心想着虞大人怎么会有这么一名关系好的知己,也从未听谁提起过,真当是古怪。
烟柳溟濛,微雨霏霏,行走河堤旁,犹如置身画卷之中,虞濯不禁心生感慨:“有时候倒真的希望,翰林院那帮人能把朝廷之事处理好了,让我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夏侯瞻难得勾起嘴角:“你尽是喜欢躲懒。”
“哪里哪里,跟你燕公子一提,那真是望尘莫及。”
就在此时,天际飞落一只灰鸽子,虞濯赶紧闪开,展开折扇挡住脑袋,夏侯瞻立即皱眉,取出鸽子脚踝的信件。
“半日闲也寻不得了,先回府衙。”
虞濯小声问:“怎么了?”
“浙江沿海发现了倭寇的行踪,暂时不知道是什么缘由。”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陆www.jjwxc.net阅读更多好作品
第43章 白骨乱蓬蒿 壹
时值春剩,花尘和泥,流水半染红。
明州府地处浙北,再往东便是东海之上的昌国县。
先帝登基后,将昌国州改为昌国县,此番举动颇有闭门自守的意味,本意是打算防守倭寇,却也让军队的调遣存在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战船稀缺。
前朝倭寇之乱,多发生在辽东一带,先帝在位时期,还曾在海战上获得大捷,没想到过了才不久,主战场便转移到了江浙。
即使快马加鞭,虞濯同夏侯瞻也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赶到明州府。一到府衙,虞濯拿出官印,见衙门外的守卫,便问道:“明州的知府在哪里?”
“你谁啊,不在。”守卫喝道。
师爷模样的人瞧了一眼官印,这名师爷本来是准备心想着巡抚能够前来明州府,不料等来的却是虞濯,顿时脸色大变,语无伦次,问:“左相……您是左相大人?”
“现在已经不是了。”虞濯看着衙门里寥寥数人,便再次问道,“明州知府人呢?”
“回……回大人,知府大人他今天一早便带着驻军出门去昌国县了,还说巡抚大人再不上报朝廷,恐怕整个浙江行省都会被倭寇占据。”
虞濯同夏侯瞻目光交错,都从眼底看到了稍许震惊。
昨日传令,几个倭寇游荡,今日便开战。虞濯屏退衙役,对夏侯瞻说道:“陛下赶紧回朝,派兵南下。”
“恒清可是打算独自一人留在这儿?”
“蕲若也在,况且臣又不打前锋,不必担心。”
说话间虞濯避开他的眼睛,毕竟,自夏侯瞻的暗卫发现倭寇到往来传信,中间不知道发生多少事情,而今战事尚未明朗,怎么能让皇帝留在这冒险。
夏侯瞻转念相通,便道:“朕回朝立马调遣军队,恒清切记万事小心。”
“臣定当谨记。”
“谁可领兵?”夏侯瞻问。
朝中将才不少,可如今能打海上这场仗的人不多,虞濯想了想决定还是让当年打过辽东一带海战的将军来指挥更加妥帖,便答:“赵忠可领。”
虞濯转而想到了当日他们出手相助的晋商,恰好在明州府的晋商要有一批前往京城,便加了夏侯瞻同行,另有御行卫暗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