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唱苗歌_作者:似相识(36)

2019-01-05 似相识

  两队人马很快刀剑交锋,近百人的山贼将仅仅数十人的护送小队围住,每个山贼脸上显露出轻蔑贪婪之色,都想着赶紧抢了箱子回寨子喝酒。

  这时,山道中传出一阵悠扬的笛声。山贼们之前都听到何若裕会吹奏短笛助阵,都没当做一回事,举起手中武器就往前冲。

  护送队伍中为首的男子眼神一凛,沉吟道:“动手。”

  得了男子的命令,小队各成员立时抬起手,开始了反击。不对,应该是追击。别看这人数相差悬殊,小队里的人各个武功高强,出手快狠准。一阵交锋下来,不少山贼身上挂彩,甚至有些已经毙命刀下,就连虎山也没讨得好处。

  其余人见兄弟倒下,气愤异常,都怒发冲冠地往前冲。小队里虽然各个功夫了得,也架不住车轮战,有几个已经受伤。眼看小队就要不敌,山贼中突然有几人没被砍中就开始口吐鲜血,倒地抽搐,不一会儿就没了气息。

  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山贼们心生怯意,以为是老天爷在帮助这一队人。

  小队中的男子向笛声传来的方向深深的望了一眼,很快收回眼神,举刀又与虎山战作一团。虎山一锤挥过,断了马腿,这让男子也不得不下马与他缠斗。对峙间,虎山又是抡起一锤,却被男子提刀挡下,他腰间有一物正巧跌在地上。虎山偏头一看,却见是一枚精巧的铁牌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上书‘门’之一字。

  虎山惊得睁大了眼,喊道:“你们是门楼的人。”

  门楼是朝廷设置,专门对付极恶之徒,或是与江湖相关的贼匪。门楼总部虽设在京城,在全国各地也设有联络点,只要当地县衙觉得自己解决不了,就能找他们帮助解决。这一队人,就是县太爷煞费苦心请来剿匪的。

  山道里的刘书生听到虎山的声音,立刻知道是江誉和何若裕搞的鬼,抽出怀里小刀就要架住江誉的脖子,却被他轻松躲过,反而被江誉反扣住手。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江誉笑道:“别误会,那一队人我也不认识,只是有共同的目标罢了。”

  原来,早在刚上乌金山时,江誉就注意到这二十几人的小队明目张胆的运送沉重箱木前行,且步子沉稳,眼神凌厉,身上更是透着一股不可言明的正气,不似一般护送货物的镖师,倒是更像捕快。他又隐约瞅见几个人腰间都挂着一块大小相同的腰牌,联想到县太爷最近似乎没有再派兵上山剿匪,便猜到了大概。这才想着把虎山一行人引到这队人面前。

  何若裕一曲终了,浩浩荡荡的山贼团,被他的蛊虫折腾掉了一小半。另外一大半,则是被门楼的小队尽数拿下。

  那头,刚刚苏醒的冯巧珊一挣脱绳索就揪着两个留守的山贼询问他们下落。就算冯巧珊打不过虎山,收拾这两个喽啰还是不在话下。几招下去,两人什么都招了,就差掀家底。冯巧珊心头焦急,赶到官道上一瞧,只见官道上的山贼死的死,伤的伤,就连虎山也被男子制服,手里的棒槌摔在一旁,在地上砸出了个坑。

  冯巧珊大笑,道:“好啊,衡之哥就是厉害。居然能看出来这队人这么厉害。”

  而山道里,江誉反剪着刘书生的手,笑道:“免费给你个建议,《孙子兵法》不适合你,去看看《三十六计》吧,挺实用。我今天展示的这招,名为‘借刀杀人’。若我是你,定会用书中一计应对,那就是‘走为上计’。”

  刘书生挣脱不得,气得咬牙切齿。

  江誉瞥见站在路中央的冯巧珊,又见虎山被男子捉住,心定了大半,手里不觉一松。这倒是被刘书生钻了空子,一个拧身逃出江誉的钳制,转头就跑。却不料被随后追上山道的小队成员捉住,捆着推到虎山身边。

  虎山此时难掩落魄,见到刘书生,骂道:“妈的,居然找了一个书生的道。这次别让老子过了这关,否则老子非要扒了那个叫‘江誉’的皮。”

  作者有话要说:

  很好,山大王,你的flag我见证了。

  第17章 回城

  刘书生抿紧唇,虽未言语,但也把江誉记恨在心。

  掩在山道里的江誉见事态已定,拉着何若裕现身人前,笑呵呵地迎上那领队的男子,作揖道:“兄台武艺高强,江某佩服。”

  冯巧珊跑上前,道:“师兄你是该佩服,若你有他的一半本事,我又怎么会还被人敲晕。你知不知道,我后颈现在还痛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