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唱苗歌_作者:似相识(55)

2019-01-05 似相识

  “哦,成了就好。”

  等了半天,就等来这么一个字,冯孟桥都愣了,眯眼道:“衡之,你变了。”

  “哪里变了。”江誉不以为意。

  “你以前对交易价格特别在意,别说是两成,就连一成利益也极少让出去。更别说几千两的交易谈到一半临时离开。”冯孟桥忧心忡忡,“你知道坊间都是怎么传的吗。传闻说,江少爷好南风,为了一名男子,将家业弃之不顾。不是我说,你何必为了一颗草,放弃整片森林呢,硕大个苏州城,靓丽的女子多得是。”

  江誉听冯孟桥越说越离谱,打断道:“停,别跟我说你那套森林理论,我自己在做什么,我自己知道。你说完就先回去吧。”

  江誉下了逐客令,他这会儿冷静下来,还是有些在意何若裕的状况,不知道那人有没有乖乖喝药。

  这时,江管家进来道:“少爷,何少爷出门了,说是去找邱弘少爷道谢。”

  好吧,也不算意料之外。江誉重重叹了口气,问:“他药喝了吗?”

  “何少爷喝药之后再走的,老奴派了三个家丁陪着。”

  “嗯。”

  一旁的冯孟桥听了这话,笑眯眯道:“这下没急着要见的人了吧,那我再多留一会儿。”

  给死皮赖脸的好友一个白眼,江誉转头看向庭院,心想,何若裕急着要出门,难道仅仅是为了向他证明,他已经恢复健康了吗?还是说,还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作者有话要说:

  小若裕又出门了,这次会出事吗?

  第26章 见面

  何若裕踏入苏州有名的沁非客栈时,正值午膳后空闲时间。

  忙过午时用膳高峰的小二们手脚麻利地收拾着餐桌上的碗筷,而掌柜的则是坐在前台点算着中午的进账。见到何若裕进来,身后还跟着三位江府家丁,就知这人需好生伺候,挤着肥腻腻的笑脸,上前道:“这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何若裕不能大声说话,可此时客栈还有些喧闹,他勉强提高嗓门,艰难问道:“老板,请问有没有一位身着青衫,腰间佩戴沁血双菱玉佩的男子在这里住店?”

  掌柜精明得很,当即想到何若裕说的是哪位,道:“哟,客官来的不巧。那位客人今早已经退房离开。”

  何若裕又问:“那,有没有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在这里住店?个头大约这么高。”说着,拿手比划着高度。

  掌柜的正要回答,门口传来清脆空灵的铃铛声,在人声嘈杂的大堂里依旧清晰可闻。

  一位长相水灵的姑娘出现在大堂,每一步都能牵动脚上的镯子,发出银铃脆响。她找了个靠窗位置坐下,仅向小二点了壶清酒自斟自酌。

  何若裕上前,笑道:“思奈。”

  女子转过身,对何若裕莞尔道:“真巧啊,若裕。”

  何若裕坐在腾其思奈对面,笑言:“昨日在城南门就听见你这银铃声,还在猜想难道族里派人来寻我,没想到是你。”

  之前在城南门何若裕被挟持,恍惚间,他听到一阵清脆的银铃声这种声音在苗疆时常能听见,而到了中原之后就鲜有耳闻。这兴许是因为中原女子不似苗疆女子那般喜爱银饰铃铛。何若裕还以为自己是失血过多,幻听了。

  思奈轻笑,抚上自己带着银铃的手镯,道:“时常往中原跑,身上穿得大多是中原服饰,总得戴些家乡首饰,提醒自己,是腾其族人。”说着,她指着何若裕手上的银镯,“看来,你也和我是一样的心思。”

  何若裕在思奈指向他的手镯时,有一瞬间的退缩,有些心虚。他下意识地转动银镯,脑海中想到的不是连绵山峦中的家乡,而是江府书房里成天埋头拨算盘的江誉。

  自从江誉笑呵呵地从他身后递给他装着这手镯的锦囊,这只手镯已经被赋予了别样的含义。他还记得那日的情景,他还在埋头自我反省,怎的为了个糖人也能对江誉生气,听着草庐外轻轻的脚步声,他以为,江誉又会来找他争辩一番。他都已经摩拳擦掌,卯足力气准备迎接挑战。

  结果,事实大出所料,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当初捧着手镯,笑得收不拢嘴,哪里还敢转过身去面对江誉。若是让江誉知道他这么高兴,铁定又会骄傲起来,把自己夸上天。何若裕自然不会给他这般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