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罗忠寒而言是一个绝佳的不再回京的借口——这亦是余阑珊聪慧的体现。
就在那时,余阑珊合计着要开家酒肆,不时也同丈夫鸣瑟鼓琴,赏画赋诗。如此逍遥自在,许能帮罗忠寒忘记那份愁怨。
可刚刚稍有成效之时,罗忠寒竟然死在一壶酒下,余阑珊心里的悲哀,便再也算不清了……
鵷雏也算不清余阑珊为何难过,只当她是因为罗家的驱赶伤心,此刻到了罗家,便替余阑珊失望。
“老板娘还告诉我,”鵷雏软糯的嗓音再次响起,“罗忠寒在死前曾有过回京的念头,当时她还以为罗忠寒终于想通了不再同皇帝对立。可当她高高兴兴的收拾完行装时,罗忠寒却突然改变了主意,甚至对此事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花容瞳孔缩了缩,与时暮对视一眼,知道鵷雏这是提到了关键地方。
鵷雏到底是同余阑珊相处过几日,余阑珊对这雏鸟无甚心防,不自觉地就说了许多。
甚至包括她自己都想不通的事情。
鵷雏虽然什么都不懂,可转述却是一把好手。
余阑珊当时肯定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她这几句话竟然能以这种方式被别人得知,甚至由此改变了罗家的态度——那正是罗忠寒生前想要看到的……
与余阑珊不同,花容和时暮对罗家和天启大帝的事知之甚详。所以余阑珊想不通的,对于花容和时暮来说显而易见,甚至立刻就认识到了这番话的重要性。
其中关键就在于罗忠寒出尔反尔的念头。
罗忠寒是的的确确曾下定决心永不踏入京城一步的,是他对朝廷的失望和对余阑珊的爱意压倒了他的忠诚。罗忠寒有打破誓言的意图,正是说明,有什么比前者更为重要,让他不得不有所行动。
但只推测到这点还是太过宽泛,罗忠寒的动机仍旧不甚明朗。
让花容了然的,是罗忠寒三缄其口的行为。
罗忠寒竟然选择沉默。
他不再提起京城,此事若细细想来,恐怕罗忠寒并非不愿,而是不敢。
——罗忠寒害怕了。
有什么能让他害怕呢?
想他罗忠寒虽然丢了那丞相公子的身份,可罗家断不会如此绝情弃他不顾。待罗启华气性一过,定会想起这个儿子,那恢复身份,也不过是罗启华一句话的事。
这点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是以罗忠寒还不至于沦落到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地步。
罗家的势力是足以同冯氏和西厂比肩的。能让罗忠寒怕的,只能是比这两方,包括他罗家,更为强大的力量。
结合方才花九戚所言,这力量属于谁不言而喻。
到头来,让罗忠寒改变的依旧不是什么忠诚。
他原本是想要回京保护罗家的,却发现,若是回了京,他便无法护得余阑珊周全。
于是罗忠寒便决定把一切都掩埋下来,连余阑珊都不曾告诉。
毕竟有时候,真相背后不是光明坦途,而往往是深不可测的黑暗……
这样的推理不过进行在几刻钟之内,花容和时暮脑海中滚过万千思绪,实际上仍正跟着小厮前往会客厅。
可花容却突然有些遍体生寒,甚至连脚步都稍显停顿。
因为花容一瞬间有个猜测,这想法令他毛骨悚然,以至于不敢深思下去。
——那一闪而过的怀疑是——罗忠寒是否当真纯粹死于欢伯之手,那所谓巫蛊之术,其源头又在何处?
会不会,正是被乌颜朱掌握在手中?
“不会的。”
感受到花容心神的波动,时暮几乎不假思索的传音道。
脑海中时暮的嗓音清亮柔和,让花容一下就忘却了方才令他寒毛直竖的恐怖。
时暮投给花容一个安心的眼神:“乌颜朱还没有神通广大到那种地步,罗忠寒足够明智,在乌颜朱注意到他之前就蛰伏起来了,”时暮眨眨眼,“更何况,就算是又如何,不是还有我嘛!”
花容轻松下来,回道:“若论神通广大,可真是没有谁能比得上仙人。”
这么说着,花容突然伸手拉住时暮,指尖搔刮着时暮的手心。时暮感受到一阵痒意,手指禁不住颤了颤。
又是这种小动作!
时暮耳尖热起来,也跟着颤了颤,嘴还硬着:“难不成你就是这样讨好本仙人的?这种程度的撒娇可是远远不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