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三白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
“不过什么?”
“有缘总会再见。”
燕三白有一种感觉,总有一天,他们还会再见面的。
而与此同时,换上一身便衣的关卿辞已经策马出了城,戴上斗笠,回头再度看了一眼这座陪伴了他数年之久的长安城。
长安长安,临到离别时,才觉出不舍来。
这里曾有过他的怨恨,但也催生过他的抱负,燕三白说得没错,大理寺的位置很适合他,但他还需要一点时间让自己坦然面对这里的一切。
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去做。
从怀里那出那张面具,关卿辞看着上面的花纹,良久,才把它重新贴身放着,斗笠压下遮住他俊朗的面孔,双腿一夹马腹,绝尘而去。
关卿辞走了,大理寺卿之位空了出来,但范正春依旧没有像他渴望的那样官复原职,诏令很快下达,在新的大理寺卿诞生之前,由燕三白暂代其职。
燕三白走马上任的第一天,附近的百姓都跑过来看。最近的长安城可谓风声四起啊,今天这位大人升官了,明天那位大人贬谪回乡了,把红河岭一案带来的悲伤气氛都冲淡不少,而最让人欣喜的,无疑是大周第一御用侠探燕三白的任命状了。
穿着黑色官服的燕三白多了几分肃穆,栗色梅花和浅赭花纹在他身上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赞叹——好一个俊俏儿郎。
百姓们一路上七嘴八舌的跟他打着招呼,时不时有人关心王爷最近怎么了,善良的百姓到底没有把上一辈的过错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况且,那可是他们最爱的洛阳王啊,怎么能不心疼着呢。
至于关卿辞,很多人关心他去了哪里,燕三白便道他有事远游,百姓们也不疑有他,虽然不舍,还是扬着笑脸接受了。
大理寺的日常是枯燥乏味的,或者说,刨除那些勾心斗角,官府的日常都是枯燥乏味的。而燕三白每天都住在宫里,那叔侄两个都对他关爱有加,哪个看不开的会去找他勾心斗角呢?
最近的长安城也是太平,没有大事,鸡毛蒜皮的小事轮不到大理寺来处理。于是燕三白每日就处理些公文,再领着章琰他们上街巡逻。只是长安的百姓太喜欢燕侠探了,所到之处反而比维持治安前更乱,于是这项活动没进行几日就被迫中止。
上朝时皇帝还拿这件事开玩笑,让燕三白好生尴尬。
庆幸的是皇帝很快就确定了新的大理寺卿,燕三白得以光荣卸任,而皇帝大概是因为那一跪,真的心疼大侄子了,大手一挥,特批李晏和燕三白可以暂不用管朝中事务,离京散心。
两人合计了一下,先前在大青乡时燕三白就说要去西域,这次难得放个假,干脆走远一点,就往西去。
第七卷:月牙
第102章 山水有相逢
“听说了不,昨天又被打咯!”
“咳,这不是预料之中的事吗,听说这次这个撑了三——天呢!”
“哇,三天呐,可了不得哟。”
“怎么说也是阿瓦寨的男人嘛,长得又俊俏咯。”
“可还是被打嘞……”
竹制的茶楼里,三三两两的客人坐着,端着手里的大碗茶,聊得兴致盎然。小二拿着尖嘴儿的铜茶壶这桌唠两句,那桌唠三句,硬生生给练出了一张三寸不烂之舌。
“咳,要我说啊。”把茶壶往桌上一放,毛巾往肩上一甩,小二一脚踩在长椅上,豪情万丈,“宁家的小姐火辣辣,谁打得过她谁就上咯!你们之所以现在就搞不定,还不是因为打不过她!”
茶客们不干了,“你行你上啊!”
小二倒也怂得理直气壮,“你们看我这小身板,能行我早上了!”
其余人纷纷嘘他,他挑了眉,道:“不过人宁小姐喜欢的是江南书生,倒不求人高马大,但你瞧瞧你们自己,各个脸上都是‘来干一架咯’的表情,偏偏还干不过人家,丢不丢人?”
底下的人继续起哄,“什么江南书生,人家喜欢的是燕三白!”
“甭跟我提那个小白脸儿!不就考了个状元么?”
“屁嘞!你去考一个我看看?之乎者也你随便说一句我听听?”小二叉着腰指点山河,“长没人家长得好看,文采又不如人家好,最后还打不过人家,你还有理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