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衣_作者:锦袍仙(14)

  第7章 召令

  身为二皇子,虽与太子一母同胞、关系亲密,但天纵一直谨慎立身,虽有过夜夜笙歌的荒唐时候,在大是大非上却自律克制,既不结交朝臣也不私纳权柄。太子知晓自己为人,一向对自己亲厚信任,绝不会此时生了嫌隙。莫非是哪个朝臣心怀叵测,上进谗言?

  天纵负手这么边想边走,抬眼已见书房的门虚掩着,心下更觉不妙。这传令的人显然是不欲暴露身份,连候着自己这个亲王的时候都不敞开房门,可见此事机密。

  立秋赶紧上前打开房门,待天纵进去,再轻手轻脚掩上,自己守在门前。

  天纵迈进门去,只一眼便认出了跪在地上迎接自己的庆都来人。

  那人身穿寻常传令斥候的赭色服制,拱手行礼恭候,半抬起头来,原本俊秀白皙的面容浮着一层暗黑之气,清浅眼眸下隐隐乌青,疲态深重,显然是一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地赶过来的。

  天纵见状,心中便是一痛,顿时忘了询问这紧急召回令的由来,几步上前弯身将他扶起:“快起来,我不是说了以后私下见我不必跪么。地面硬凉,你膝盖上有旧伤,能少跪些且少跪些。”

  一时情切,不知不觉扯住了这人裸露在衣袖外的手腕,肌肤温热相碰,仿佛电流经过,两个人同时一僵。

  那人慢慢站起身,一双眼睛却痴痴看在天纵脸上,似怎么也看不够一般。天纵亦是失神:自他去了宫中禁卫,与他隔了多久没见面了?

  四目相对,似有千言万语,屋内时间仿佛凝固。

  倒是跟在天纵后面进来的宁星野惦记着正事,着急问道:“大哥?你怎么来了?你是来向殿下传圣旨的?”

  天纵不落痕迹地收回手,肃容问道:“是了,星河,庆都之中到底出了什么事?”

  宁星河亦是回过神来,忙直起身子,面北而立,低声道:“吾皇口谕,令二皇子姬天纵即刻返回庆都,着禁军监门卫副都统宁星河率部护送,沿途不得悬挂亲王幡旗,钦此。”

  也就是要自己悄悄返回庆都?

  天纵皱眉:“星河……”

  不等他发问,宁星河宣完口谕,立即再次拜倒在地,音带哭腔:“殿下,太子殿下他……出事了!”

  *****

  暗沉夜空中几颗星子,注视着林间窄道上一队纵马飞驰的行人。马蹄嘚嘚,扬起的风尘在隐在星光之下,每个人都警惕而沉默。

  细看之下,这一队人马看似松散,实则相互呼应,若即若离,不管队形怎么变化,始终将一人拱在中间。宁星河谨慎,不走官道,派出先锋几骑在前探路打头,让天纵穿着寻常骑兵服饰,骑在队列中央。

  与此同时,大队人马在官道上缓缓而行。一个身量与天纵相似的侍卫,身着临王征战时的芙蓉秘银甲,仍由宁星野护卫、立秋跟随着,向庆都跋涉。

  天纵神不守舍,眼前夜色浓得化不开,叫他产生了无限惶惑。

  就这样疲于奔命地向前,可是不管怎么向前,马头前方却仍是黑夜……

  一如大膺、和他自己,极有可能即将面对的难关。

  十月皇室秋猎,太子竟被熊罴所伤,听星河的语气,恐怕是不好。他一向敬爱的大哥,如今命在垂危之间,他自听闻传信就一直震惊哀恸,难以自已。如今在这临近入冬的夜间小道上,凉风吹来,仿佛渗入骨髓,勾起了他难以言说的另一层恐慌:若是天赐不在了,这煌煌帝国的重担将由谁来担?

  当今大膺只有两个皇子。

  天赐尚无子嗣,太子妃虽已怀有身孕,可还未分娩,不知男女。若是此时真的没了天赐,自己就是唯一的皇子。

  天纵紧紧捏着缰绳,自征伐南墟以来,心中隐藏的那种不祥感觉弥散开来,一发不可收拾。天赐怎么会出这种意外?这怎么可能?他们大膺皇室,乃是天神后裔啊……

  此话并非虚言。

  大膺开国之祖,乃是半神之身,他为开创这份万世基业,耗尽了身负的神力,原本可以万年长生的寿命仅百岁而终。即便如此,因为血脉中所带的神之血统,大膺历代皇室子孙无一不是精力充沛、强壮健美,一生无疾无灾,全部寿终正寝。五百年来皆是如此,若非天神庇佑,没有其他解释。

  更有甚者,因为先祖是芙蓉花神的后人,历代大膺皇室子孙人人生来便周身带有去不掉的芙蓉花香,引得常人惊羡。也是因此,大膺皇室以纯色芙蓉为徽,大膺皇朝也被中洲之外的人雅称为“芙蓉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