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归鸿_作者:闻笛子(17)

2018-12-03 闻笛子

  “哎呦,程女侠,程大小姐,也不知这一路是谁在欺负他。”

  “反正不是我。”程若兰转身来到师兄身边,从他手里接过毛驴,牵到门外,骑跨上去,一边神气地唤道:“诚儿,咱们走。”

  乐诚忙不迭地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毛驴后面。灰鸟“小翠”则落毛驴头顶上,雄纠纠气昂昂地扬起脖子。

  曲鸿摇了摇头,也跟上去。

  *

  江南的官道修得平整,绿荫夹道,走起来也轻快,四人走了几个时辰,在一家小店吃了面,接着往前走,晌午的日头也爬得更高了,虽是金秋,仍不免有些燥热。

  走了一段,路过一处村落,一个老农站在路边,挑着担子,担着两筐新鲜柿子,沿街叫卖。

  柿子装在筐里,红彤彤的,程若兰有心凑上去看,卖柿子的耳朵灵敏,马上把担子一放,迎上她道:“新鲜的柿子,自个家里种的,又甜又大个,薄皮多汁,各位不来尝几个,解解渴么,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程若兰盯着柿子看了一会儿,回身道:“大师哥,你口渴么,我有些口渴了。”

  风长林知道她是嘴馋了,便去摸钱袋,手刚抬起来,就被曲鸿按了下去。后者凑到他耳畔,轻声道:“别听那人胡说,这柿子叫做老鸦柿,根本不是种的,而是野外长的,前面路上就能采到,比他筐里的还新鲜。”

  风长林奇道:“就算是野生的不假,可你怎么知道前面会有?”

  曲鸿道:“你看他筐里的柿子,皮上还挂着一层露水,不是刚采的是什么。”

  风长林想了想,“确实如此。”

  曲鸿又道:“既然是刚采的,想必柿子树离这村子不远,我们来时没有看到,那就是在前面喽。”

  风长林大觉有理,便催促师妹先走,待老农淡出视野,才与她解释一番,最后道:“听鸿弟的话吧,总没错的。”

  程若兰将信将疑,目光不住地往曲鸿身上扫。曲鸿摊手道:“看我干什么,就算我忍心骗你,也不忍心骗你大师哥啊。你不是说了,我要是欺负他,你就要揍我,这么赔本的买卖我可不做。”

  女孩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你肚子里这么多花花肠子,是谁把你教大的,你师父是什么人?”

  曲鸿轻描淡写道:“我没有师父,都是义父教我的。”

  程若兰道:“哦,原来你们门派里还要认义父,你们一群人围着一个人爸爸,爸爸地喊,岂不是很滑稽。”

  曲鸿气道:“我们也没有一群人,你以为天下都和你家一样。”

  风长林无力阻止两人拌嘴,便走到乐诚身边,问他最近武功进展如何,口诀心法背得怎样了,剑术有没有更上一层,师父不在的时候有没有偷懒,云云。

  乐诚人如其名,是个诚恳的少年,头发在脑后绑成一个包子,衬得脸庞也有些圆,谈吐不像师姐那般恣意,反倒很容易害羞,不会与人吵嘴,更不会说谎。他不敢透露师姐偷懒的事实,又不知如何掩饰才好,答得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风长林没几句就已听出端倪,只是见他神色一片天真,不忍戳穿。

  算来乐诚比程若兰还要小两岁,今年刚满十五,他对师姐怀有几分少年人的爱慕之心,自己尚且懵懂不清,此时见她和一个陌生男子吵吵闹闹,想上前帮腔,又对曲鸿心怀畏惧,几度欲言又止,脸都憋红了。

  风长林看在眼里,宽慰他道:“别急,待会儿有柿子吃,他们就不吵了。”

  他忽地停下脚,抬手一指:“大师兄,那边该是柿子林了,我闻到柿子的味道。”

  风长林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条崎岖的小路没入林间,全然看不到果树的影子,可他坚持道:“不会错的,和方才筐子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风长林笑道:“你的鼻子还是那么灵。”抬手在他头顶揉了揉。

  几人把毛驴拴在路边,一头扎进林间,沿着蜿蜒的小路走了一阵,耳畔有潺潺水声传来,愈来愈响。转过一道弯后,面前豁然开朗,一条清冽的溪水边,果然长着几颗野柿子树。

  老鸦柿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程若兰抬起胳膊跳了跳,皱眉道:“这也太高了。”

  她虽任性妄为,却也记得师父和师兄的嘱咐,在人前不便轻易展露本派武功,用来摘柿子更是万万不能。纵然腰间有剑,也只能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