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归鸿_作者:闻笛子(23)

2018-12-03 闻笛子

  曲鸿却迟迟未动,手搭在碗沿上,视线盯着丰盛的菜肴,思绪却不受控制地飘开,飘到某个荒芜已久的角落。

  都是风长林的错,这一路上,一丝一缕积累起的惘然,忽地就化成一个大洞,要将他一口吞进去。

  “鸿弟,怎么了,菜饭不合胃口?”罪魁祸首停下筷子,关切地问道。

  “那倒不会。”他挤出一个笑容。

  风长林道:“不会就好,我们一路总是这般吵吵闹闹,怕你觉得厌烦。”

  曲鸿轻笑道:“你多虑了,我们方才还在暗中取笑你呢。”

  风长林先是一怔,随后也露出笑容:“都是些陈麻烂谷的旧事,若能博你一笑也不错。”

  曲鸿眯起眼睛看着他:“你倒真是大方。”

  风长林不大好意思地笑了:“其实也没那么大方。”

  曲鸿不明就里了怔了片刻。而风长林已经提起筷子,往他碗里夹了一大块烧肉。

  桌子原就很窄,被盘子碗筷堆得满满的,两人的手短暂地碰在一起,风长林的手指很长,皮肤白皙,即便握着粗简的竹筷,也显得很好看。曲鸿眨了眨眼睛,眼眶忽然有些干涩。

  浸满酱汁的肉香毫无征兆地飘到鼻子里。

  他原以为自己的心早已硬如磐石,冷若冰霜,可现在,竟因一块烧肉的味道而微微颤抖。

  *

  曲鸿是在罗刹谷长大的。

  罗刹谷地处五岭之南,和中原有山堑相隔,从前是用来关押流放刑犯的地方,谷中地势低洼,湿沼丛生,入夜后阴风呼啸,瘴气遮天,除了犯人和狱卒之外,几乎无人愿意靠近。

  不知从何时起,恶鬼作祟的流言在附近传播开来,起先还只是危言耸听,后来愈演愈烈,真有狱卒在夜里无端失踪,第二日尸身横曝荒谷,死状惨不忍睹,仿佛被鬼魂索去性命。

  彼时正值北朝末年,朝廷上下内忧外患,哪还顾得了流放边疆的刑犯。负责看守刑犯的狱卒们可算倒了霉,不仅领不到晌粮,还要面临性命之忧,久而久之,纷纷擅离职守,逃得一个不剩。

  传闻最后一个狱卒逃走后,空谷之中有大笑声传出,颠嗔狂放,盘桓于荒山郊岭之间,三日不散。附近的住民这才明白,作祟杀人的并非恶鬼,而是比恶鬼还恶的恶犯。从那之后,罗刹谷便成了恶人聚集之地,专纳江湖上走投无路的三教九流,邪士怪客。

  曲鸿的义父名叫曲渊,也是罗刹谷里的住客。

  曲鸿在那里度过大半的童年时光,和千奇百状的恶人打过交道。这些人大都是重犯,有的骨穿锁链,有的身披刺青,面目和心地一般凶煞,将仁德道义视作粪土,彼此之间只讲利益是非,不讲情分脸面,平素互不进犯,偶尔发生冲突,厮杀起来,断手断足,流血送命,也是常事。曲鸿与他们生活在一处,从小便目睹了世间的穷凶极恶,好在他天生机敏过人,在拳打脚踢之中,耳濡目染各门各派的武功,竟习得一身杂学,聊以自保。

  曲渊虽对他悉心照料,却鲜少传授他武功,他曾询问缘由,曲渊叹曰,自己年轻时犯过大错,全身武功已被废去,无法再使。所以他最好不要学自己的武功,不要走上同样的错路。

  在曲鸿的印象里,义父只授过他一套功夫,那是一套清凛脱俗的剑法,虽是剑法,用的剑却不是铁剑,而是一柄玉笛。

  玉是上品良玉,通体翠绿,纯净剔透,可玉笛却像它的主人一样,被废去了“功夫”,吹奏不出曲调。

  无法吹奏的玉笛哪怕再精贵,也不是一支好的乐器,曲渊却将它用作短柄,曲鸿不懂:“这笛子又圆又钝,连手指都擦不破,怎么能用来当剑呢?”

  曲渊道:“你错了,最上乘的剑,恰巧是没有锋芒的。”

  曲鸿起初并不相信,曲渊也没有多做解释。剑上无锋,便要用内气凝成锋芒,作为招式的凭依。因而这玉笛剑法,比寻常剑招难出百倍。他练了数月,仍然连一片竹叶都切不断。

  可是,由曲渊亲自传授武功,一直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他虽不信,仍将口诀和招式背得滚瓜烂熟。

  罗刹谷的夜晚比白昼更安静,天心月色清辉姣姣,地上玉笛青光粼粼,他披星戴月,不问寒暑地练,曲渊便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出言指点。

  待他身高长及曲渊肩膀的时候,终于悟通第一层境界。玉笛横出,金声玉振,剑气足以削木断竹,劈石碎岩,掠取人命更是轻而易举,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