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暖歇够了,挑挑眉,说:“这名字不错,配得上主公。”
就是太大了。这句话石云暖没说。都是乱世中人,身如浮萍,但求安身之所,姜山保就算有江山永固的决心,也得先活下去。
至于他石云暖,惜命,又自负多少有点才华,暂时依存这里而已。
姜山保倒是开心得紧,拉着众亲信饮酒,酒过三巡醉了,冲着郭谦一举杯:“狗蛋啊,能走到今天,多亏了有你。”
郭谦猛然听见这熟悉名字,吓一跳,然后磨了磨牙,道:“是主公最辛苦。”
死人堆里学出来的将军,不能指望更有水平的马屁。
这名字起的是真的大。
天下动乱已经百年,百年前朝廷南迁,就是现在的南康国,北方留下的人仓皇失措又无可奈何,只能自己活下去,转眼间五十年过去,占了北方的蛮覃族被更北的阙鸪族打了,几方混战下来,竟然没有能在北方站稳的,一城两城,谁也不敢称帝,就是打。
姜三宝就长在这样的北方。
他十五岁时活不下去了,饭不够吃,税还重,怎么看也要饿死,抹了一把汗,他带着一起做工长大的郭狗蛋,靠着力气大横冲直撞敲死了村里的大地主,开仓放粮,吃了个肚圆。
这日子几乎每天都在北方上演,流民落草为寇,就算是有粮的地主家也朝不保夕,姜三宝能活下来靠的是老天赏脸,他天生就知道怎么指挥调度,再加上一个忠心耿耿天生神力的郭狗蛋,于是他有了第一座山,第二座山,一直到拥有了一个城。
登上城墙那一天,才十九岁的姜三宝自觉也算是一方小小势力,他遥望远方翠色的山脉,汹涌的江水,居然有了一丝沧桑。
但少年人内心总是奋发的,没过一柱香姜三宝就振作起来,他开始寻思自己这里前锋大将也算都有了,接下来是不是该去抢一个统筹的。
石云暖就是这时候出现的。
他是自己送上门的。
第03章
送上门的石云暖看起来状态还不错。
他穿着一身蓝色布衣,腰间佩剑,背后是个瘪瘪的小包袱,一副游学的南方士子模样,让人意外又不意外的是,他不但没有面黄肌瘦,反而唇红齿白,看起来好极了。
姜三宝从城墙上下来,就见石云暖笑眯眯地拱拱手:“我听说这一片有个少年英雄,想来就是您了,不知道城里还缺不缺马前卒?”
姜三宝看着他那细胳膊细腿,冷冷道:“不缺,”他见石云暖笑容一点点僵住,慢吞吞补完后半句,“缺个军师。”
姜山保数来数去,城里那些管事的他都看不上,石云暖这一副书生样,撞上了就别想走了。
石云暖抽了抽脸颊:“我是个武人……”
“没别的职务了,”姜三宝道,他内心也是急切的,但面上不显,“比起打仗的,更需要运粮的。”
石云暖脸又抽了抽:“行吧,干了。”
石云暖这时候还在装。
整天笑眯眯的,脾气好得不行,说什么都是好好好,再加上他水平的确不错,把城里面管的密不透风,因此武官们对他印象也不错,这个蓝色布衣的书生一点点融进来这座城。
巴掌大的地方,人人都没什么秘密,石云暖却是个例外,他身世成谜,姜三宝都问不出来他来源,来历不知,连师从谁都没个说法,有人就劝姜三宝,别用石云暖。
姜三宝叹了口气,说那用谁?
对方卡住了。
姜三宝幽幽道:“这么个小城,劝降的人都没有,怕什么?”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石云暖依然管他的后勤搞他的内务,没有人再过问他来历。
姜三宝就是这时候攻下克城,改了名字的。
或许是这名字改的不错,反正这个拥有两个小城的前山大王被招安了,是附近的一个小国,姜三宝,或者说这时候的姜山保,抹了把脸,说:“能拒绝吗?”
石云暖诚实回答:“不能,打不过。”
那就投降吧。
国君的想法倒是简单,他每年要招安一堆山大王,这两个城能被他看上而不是直接派兵踏平了,也是看姜山保年轻,有前途,起了爱才之心。他看来姜山保也乖巧,二话不说就投降,干脆利落,他喜欢。
姜山保去见国君的时候孤身一人,郭谦和石云暖都被他留在外头,金光灿烂的大殿上,一个胖乎乎的老头坐在上面,肚子是姜山保肚子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