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宗杂记_作者:莲生【CP完结】(30)

2018-11-22 莲生

  敏三惊诧道:「那是我爹娘!」转而又问:「你在我家里住过?那先前咱们怎不识得?」白贤道:「咱家看着你出世的!怎不识得你?你敏三那『敏』字,还是我爹娘取的,正好对我『贤』字。」停了??脚步又道:「当年爹娘吿我,若有危难,即往辽国寻萧王爷。然萧王爷已过世,我便寻思去投靠你。我当日教天刀门追杀,已逃到西和州,心想出了宋境,难有如此美食,便下厨为自己饯行,之后便打算往辽国去了。不想你这厮儿,居然自身难保!」

  敏三听之,一言不发,跳下马来,扑进白贤怀里。白贤道:「教主,如今晓得我好了罢?你要怎报答我?」敏三瞄了他一眼道:「还能怎地?」便揽住白贤,往他唇上猛亲一番,又掀起长袍,除了裤子,对着白贤撅起屁股道:「你爱*便*个够!」白贤轻扇了一把敏三的臀瓣儿,笑道:「何必如此猴急?容后再谈。」又道:「教主,去猎几只野雀,咱家去劈些柴。咱们虎口逃生,该好生庆贺一番。」

  那两人生怕兰卿和天刀门等追上,不敢久留宋地,一路北行,过了金境,到了赵州栾城。城郊见着一间破庙,敏三道:「此庙好似当日西和州外白莲忏堂!」两人便入内歇息。白贤道:「教主,咱们带着《白莲宝鉴》云游四海,终究是个负累。不如在此埋了,留与后世有缘人。」

  敏三道:「甚好!」便往地板来回摸索了几回,翻起那破蒲团,见有块石板松动,便揭开来,将那《白莲宝鉴》放在里头。忽地想起怀中另有一本秘籍,便掏出来问白贤:「这杂记留下不留下?」

  白贤只见那秘籍上书《白莲宗杂记》,全是敏三一路行骗见闻计划,不禁笑道:「留下罢,你带着有何用?你那些三脚猫诡计,咱家比你更清楚哩!」接过揭了几页,又问:「但这全是契丹字,汉人怎看得懂?」

  敏三道:「这杂记还有几十页空白,咱家写成汉文罢了。」便取出随身竹笔,跪伏在地。正要译文,忽然屁股一凉,裤子已跌到脚踝处,只见那白贤跪在敏三身后,掏出那物,将他按在身下,顿时那破庙里,满是淫声浪语。正是:

  证真心同奔极乐,成正果共赴巫山。

  敏贤二人藏妥宝鉴杂记,不久离了赵州,从此绝迹江湖。余人又命数如何?白莲教秘籍又花落谁家?且听下回分解。

  后记 韩山童误得宝鉴 刘福通错枕天书

  话说敏贤二人被逼至崖边,走投无路之下,双双跳崖。迷雾之中,再无二人踪影,只见那毗卢帽落到崖下。翎儿见状,顿时跪倒在崖边,哭天抢地。众人赶到崖下,寻不着那二人尸首。又搜遍了方圆十里,亦不见二人踪迹。过了好些日子,再无二人音讯,众人便想那二人已死,各自占了「听雨」一角,分道扬镳不提。

  翎儿思念敏三心切,为他塑了个金身像,供在八咏楼厅中阴阳剑前,每逢初一十五,必领各相公参拜,于是各相公堂子纷纷效仿。然而白莲教群龙无首,众白莲菜既无宝鉴可循,又无秘籍可依,如何传道授业?只好随心所欲,偷呃拐骗不提。

  又不知从何时起,众白莲菜知悉教主死后,教中秘籍《白莲宝鉴》亦不知所踪,于是又多了个传言:寻得《白莲宝鉴》者,则为天选之人。

  后来元末时候,赵州栾城有个后生,名唤韩山童。山童出身农家,不甘朝廷压榨,只身上京探求反元之法,却无从入手。盘缠将尽,正是惆怅时候,结识了颍州人刘福通。福通瞧他可怜,与他盘缠,又邀他一同卖艺。

  福通家乡大旱,朝廷不但不赈灾,仍逼他们缴粮,无奈之下,只好弃田流浪,不得已进京卖艺为生。山童早有反元之念,一日同福通提起,竟是心意相同,于是把臂回乡,共商大计不提。

  韩刘二人,心意相通,志趣相投,回到栾城穷乡僻壤,朝夕相处,竟然渐生情愫。这二人正是气血方刚的年岁,情到浓时,往往不能自已,家中却常有人出入,教他们好生扫兴,于是山童便同福通去后山一间破庙,趁着入黑,干柴烈火不提。

  一番酣战过后,那两人躺在地板上,各自歇息。山童枕在那蒲团上,只觉地板不平,便燃了灯,掀开那地板一看,赫然是那《白莲宝鉴》。山童早有听闻,得《白莲宝鉴》者,乃天选教主也,喜道:「本尊果真是天命所归的白莲教主!」正要合上石板,才见底下另有一书,装帧简陋,名曰《白莲宗杂记》。前头半本满是契丹文,翻到后半,才是别有洞天。山童揭了几页,连呼「绝妙」,即同福通挑灯夜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