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意_作者:宋氲(23)

2018-11-20 宋氲

  平日里没少夸自己,现下头一次听到旁人这样夸我,还是翰林院的李白,一颗心雀跃万分。李隆基见李白同我说得喜笑颜开,不禁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李白察觉到便领着我去皇帝跟前。此时二人正襟危坐,李隆基面上无任何表情,显得有些严肃。

  我行下跪拜礼:“臣拜见陛下。”李隆基不言,我只好继续跪着,沉默了一会儿,李隆基才道声免礼。“谢陛下。”我一抬首便对上了李隆基古怪的目光,他同李白道:“朕怎么觉得他与你那位小友有些相似。”

  我面露疑惑,为何李隆基也说我长得像李白的朋友。李白道:“臣亦是如此认为,可这位公子乃裴尚书幺子。”

  闻言,李隆基饶有兴趣地瞧着我,“裴爱卿的儿子皆是才华横溢啊,你可想进宫做官?”我一愣,绕来绕去怎又绕到仕途上了,我觉得做官无趣,实诚地摇摇头:“不愿。”李隆基皱眉,似是不太满意我的回答。怕他发怒,我忙解释道:“陛下,草民诚然喜明月清风,厌都市喧哗,草民不过懂一些辞赋,算不上才华横溢。”

  李隆基眼眸微微眯起,道:“朕读过你的诗,可谓是上等。”您宫中贤才多的是,不缺我一个。我默默嘀咕了一句,李隆基听不大清楚,问道:“你说什么?”我摇头,向李白投去求助的目光,不巧,被杨玉环瞧见了。

  杨玉环看了我一眼,道:“陛下,裴公子年纪尚小恐怕不能担任官职,不若待他弱冠再做决定?”美人一开口果然有用,李隆基颇踌躇了一会儿便答应了,若他继续逼我做官,我怕是要说出一些能招来株连九族的话来,贵妃娘娘真是善解人意。

  李白望了一眼天色,提议道:“陛下,天色已晚,臣不若先送裴公子回府。”李隆基摆摆手,示意我们离开,然后剥了颗葡萄喂到杨玉环嘴中。

  第11章 第十一章

  跨过门槛,李白道:“不日我便要离开长安城,小友能否出门相送?”莫不是因李白要辞官,故李隆基想让我接他的位?李白对我这般热情,我也不好推拒,他一人离开长安城多冷清,多我一个热闹些。我摸了摸下巴,点头答应。“先生何时启程?”

  “五日后我便启程齐州,长安城外见。”李白神情淡然,似乎对长安城没什么留恋。长安城虽繁华热闹,但一个人总困在宫中,日子长了也会像他一样厌倦了吧。“好,先生便送到这儿,我怕那皇帝又不开心。”

  李白长笑一声,有佳人陪伴左右,李隆基怎会不高兴。“裴公子言语着实有趣,既如此,李某便送至此。”言罢,李白转身离去,头也不回道:“长夜漫漫,裴公子做个好梦!”

  我轻笑一声,心想李白着实豪爽,这在李隆基面前一闹,明日爹上完早朝定会被他叫去谈话,我这好日子也不久喽!抬脚正欲走,天上忽地下起了毛毛细雨,我暗道一声倒霉忙跑到酒楼下躲雨,街边摆摊的人家各自忙着摊,我听着行人匆忙的脚步声和埋怨声,不禁惆怅,不知这雨下到何时才歇,早知如此我便该看看黄历再出门。

  少顷,行人散尽,我看见一人撑着竹伞徐徐走在长街上,一袭玄衣融入夜色之中,深沉得化不开。秋风带着微凉的寒意席卷而来,卷落了一地枯叶。他似是察觉到一道目光落在身上,抬眼顺着那道目光朝我看来,刚才竹伞几乎遮住了他整张脸,只露出一截精致的下巴,我没瞧见他的脸,现在瞧了个清楚。

  他长着一张同恒晔一模一样的脸,但眉目间不像恒晔那般冷冽,身上透出一股温雅的气质。难不成恒晔还有个胞弟,可是......我只听闻他有个妹妹,我眼眸微微眯起,二者皆着玄衣,莫不是恒晔下界历劫了?但他怎么可能迅速长这么大,我正想着,他已撑着伞站在酒楼外看着我。

  “公子,这雨一时半会儿怕是不会停,不若在下送公子回家?”他瞧我衣着不凡便以为我是哪家落难的公子哥,陡然福至心灵想要帮我,戏文上写的是姑娘救了世家子弟从此便过上锦衣玉食的快活日子,可他不是姑娘,我该如何报答他呢。

  “这便有劳阁下了,在下姓裴名眠,不知如何称呼阁下?”见他一副斯文模样,我回礼,道。

  “鄙人姓季名子筠,还请裴公子为我指路。”季子筠扬眉一笑,那声音只这般听着就叫人心头一酥,仿佛霎时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但也仅仅一瞬。心底一惊,我竟会对男子生出这般想法,荒唐荒唐!我手指虚握成拳放到嘴边轻轻一咳,尴尬地开口:“按着去芙蓉园的路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