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本来是想卖给村子里的人的,可村子里的人一次性能买的起六亩地的太少了,分开卖老两口又等不及,再说村子里还有那想占便宜的,想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他们的地,刘平干脆就找个邻村的卖了拿钱走人,不和他们扯皮。
刘家的地是上好的水田,方曾和方志远到了刘平家的地,一看才知道这果然如刘平所说的那样是连在一起的,还靠着大路,这样以后运粮食方便了不是一星半点,方曾看着越发的满意。
刘平家的水田里还种着麦子和油菜,这些按说应该归方曾了。可刘平和方曾说好了,这些留给村子里交好的人家,也算全了邻里情谊。当然,价钱上就便宜了一些。方曾想着这些农作物来年收了,也不耽误种稻子也就答应了。
方曾看着地里的庄稼长势很好,看着这田就是块肥田,心中高兴。他来的时候就有打算去他师兄家看看,顺势吃顿饭。为此还带着柿饼,猪肉,白糖和糕点,当正式的亲戚走。
刘家的家也在山脚下,三件大瓦房,一个大院子,在刘家村也能算得上是户上等人家。方曾的拜访让刘家很是高兴,刘家家的见着那么多礼物,笑的更是开怀。礼多人不怪,在哪都一样,刘家家的只觉得方曾人大方,看中他家当家的,待着方志远也是热情的很,拿了准备过年吃的瓜子点心,还冲了白糖水给方志远喝。
刘家见了方曾也是有说不完的话,当年刘家家里穷,兄弟又多地还少。一年到头,都没个吃饱的时候,他十几岁肚子饿就跑到了山上找吃的。结果遇到了野猪,幸好碰上了方曾的爹,不仅救了他还教了他一身打猎的手艺。
凭着这个,刘家觉得自己就要记上一辈子的好。
所以,到了后来,方曾的爹去的早,每年过年过节,刘家四礼都是全的。等到方曾大一些,刘家更是手把手教他打猎。方曾对着他一直很感激,有种亦师亦兄的感觉。亲近不足,恭敬有余。
和刘家聊天,方曾也把自己买了地的事情和刘家说了。毕竟刘家是他师兄也是刘家村本村人,有他照看着要好的多。这也是,一开始他会买刘家村的地就想到的。
刘家听了方曾买地的事情,非常高兴,一个劲的说着好,也给方曾打包票一定会给他把地看的好好的。还说到时候方曾种地的时候一定给他帮忙,师兄弟两个越说越开怀。
倒是刘家家的听了咋舌不已,村上私下里都在传哪家会买了刘平家的地去,眼睛都巴望着呢。六亩地就是再便宜每个三四十两银子也是拿不下来的,刘家村能拿出来的也是极少的。
没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方曾竟然买下了,这么一想,刘家家的心中对着方曾这挣银钱的本事很是佩服。他可是知道方曾的家里的,爹去的早,阿么养他们长大已是不易,家底是肯定别想了。
方曾还接了他外甥来养,他原先还担心方曾的日子要难过了,毕竟养个孩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家当家的还未方曾担心了一些娶哥儿的事情。现在看来,方曾挣银钱的本事在乡下恐怕没什么人比的上。一个外甥养起来根本不费劲,而且看他出手,家中肯定还是家底。就这份能耐,恐怕自己家男人也不如他,要不是自己家和他有着师兄弟辈分,他还真想把自己家的秋儿嫁给方曾。
这有地有房还有骡车,上无公爹阿么,只要一个外甥,以后也会自立门户的。这么看来,恐怕两年之后,等方曾孝满了,肯定成了十里八乡阿么眼中的好儿夫。
这么一想,刘家家的赶紧在心里盘算一下,自己家亲戚里可有和方曾般配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等好事自然要紧着自己家先来。
第26章 刘家
方曾还不知道自己成了师兄哥儿眼中的香饽饽,刘家问他这六亩地的打算的时候,方曾就把和方志远一道说的话,讲了出来,顺道也打探一下刘家村的一些情况,毕竟以后地在这儿,总是避不过的。
刘家原先以为方曾会把地佃出去,毕竟找个本村的种要省些麻烦。村子排外,要是方志远自己种的话,恐怕要碍了别家的眼了。刘家家的一直听着没插嘴,这个时候却是欲言又止。
方曾看了,赶忙问道,“哥嬷,你有话直说,我是可是你看着长大的,还有什么你对我不能说的。”
刘家家的这才说道:“你种好是好,可村子里有些人一直再打这块地的主意。不然,刘二爷也不会把地卖个你这个邻村人了。你要是佃出去在刘家村找个兄弟多的人家种,那些人就眼睛热也不会做什么。可你要是自己种,怕就怕他们给你捣乱,拔秧苗啊,糟蹋庄稼,他们也不是干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