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顿了顿,生硬地改口衔接上:“也可以直接飞回,只要他认得路的话,想来也用不着多久……”然而他声音越说越小,因为他想起,双途师祖两百年来,就没有出过观。小弟子突然有些绝望,就像每一个认得顾清眠的人常常感到的那种绝望,“师祖,双途师祖他,他应该不会给凡人拐走吧。”
顾清河青筋突突的跳,但还是摆摆手道:“不,不会的,别看顾清眠这样,他——他还是,挺——挺机敏的。”
人间,顾清眠放下木柴,拍了拍手。
他一路帮着将柴扛到了老樵夫的家。老人十分感激,请他一定要留下用饭。老人有个正经名字,叫景承。景承家在半山腰的丛林深处,前不着村后不见路,连阳光都被挡得结实。
他家中并不富裕,空落落一张桌子,两张床,地上铺着条烂褥子。四面墙破败到四面吹风,几乎是一贫如洗。
顾清眠婉言谢绝,说自己带了干粮。
老樵夫脾气也冲,伸手要留他:“啊啊,小哥别客气。我儿今天出关,说什么也要好好补补。”
顾清眠一愣:“出关?”
景承还在继续:“今天劈了柴,好好炖锅汤……家里最后一只老母鸡了,老母鸡啊,是很老的,汤会很补……”他耳朵不好,径自无意识地念,念了几句才反应过来:“出关?啊,啊是的。”
“我儿要出关了。”
话音方落,传来一声闷响,听源头似乎是地下。
景承猛地兴奋起来,一头撞了出去。顾清眠紧随其后。但见房屋后头还有一方井,上头盖着井盖。
老樵夫盯着井盖许久,喊了声:“儿啊!”井底似乎有人应了声。
接着,井盖被推开,露出一张脸来。那是一张灰扑扑的面孔,上面沾满污泥,只能看见一双明亮的眼。那人手脚并用爬了出来,站在井外道:“万哥,你轻些!”
后头人应了一句,“好。”
音色在井内嗡嗡作响,却低沉厚重,若陈年的佳酿。顾清眠似乎在哪里听过这道声音。他站在老人身后,看见一人抱着包东西爬出来。后出的人同样一身土一身泥,脏乱不堪,唯有脖子上挂着圈红绳。
这红绳颇为稀奇,竟没沾上半分污泥。只是有些过长,垂落至男人丹田位置。绳子猩红近血,尾端垂着一块美玉。
顾清眠的视线一下定住。
林间的树株株参天,参差树影渗入些许阳光,照在玉上。
碧绿清润,剔透无暇。
照理说玉佩本该端正柔和,可它周身围绕着一股凶煞之气,灵力透着妖异。凡人未必感受得出,可修士却能看得分明。
顾清眠尝遍百草,悟过万火,逮到什么看什么。清寒观的丹方丹书,一张张,一本本印在他脑海深处。故而他一眼认出。
这是魔道的丹修至宝——冥玉。而且,这还是冥玉中的极品。
青冥玉。
顾清眠即刻丢掉他正道丹修的立场,两眼放光,心道,遇着宝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错了……又没注意时间,把之前一版发出来了。所以我自己锁住修了一下~
非常抱歉~
按理说是周更,但是我这段时间太忙,更新时间不定,恳请各位大大养肥看!
比心~
第4章 第三章
自古玉石温神养魂,灵气皆是周正柔和之态,唯有一种玉与众不同,那便是冥玉。其灵力往往带血腥之意,能腐蚀神魂修为,无论对凡人还是修士,俱是祸害。
可冥玉也非一无是处,这种玉死气极重,用来滋养凶丹毒丹再好不过。只可惜冥玉十分稀有,多生于凶煞之地,以血浇灌,死气缠身,很招正道避讳,加之外表与其他玉又无甚区别,寻常丹修只能在古籍中一饱眼福。
顾清眠自然不是寻常丹修,他是个没脸没皮的丹修。
几十年前,焚琴道人尚未叛出清寒观,总能弄来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魔道的,人间的,来历缘由各有千秋,颇为有趣,常引得同门去看。
一日,他不知有什么神通,到手了一块巴掌大的白冥玉。顾清眠找上门去,众目睽睽之下求了整整一日一夜,赔了大大小小多少珍贵丹药,才耗尽心思弄到手,宝贝一样供着。只可惜后来那同门叛出清寒观,掌门下令彻查,把那块宝贝玉一并收了去,叫顾清眠愁白了好几把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