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梅同疏_作者:俞洛阳(59)

2018-10-24 俞洛阳

  原来杨焘交代的有话,若是凌疏不听他劝阻不肯回京,便将那道手谕给他。此时他便将随身的手谕拿了出来,道:“陛下给大人另有手谕,言明大人亲启。”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凌疏只得伸手接过,打开抽出,竟是一张白纸,他抬头诧异地瞧瞧荆怀玉道:“这是什么?”

  荆怀玉试探着伸头一看,也呆住了,片刻后斟酌道:“想来陛下……别有深意。”

  凌疏把白纸顺手摔在身边的榻上,冷冷地道:“什么深意?皇帝陛下给我手谕,从来是淡黄色龙纹笺纸,这是一张白纸,而且并非宫制。你这是被人调换了!”

  他的脸色瞬间冰冻三尺,荆怀玉本就对他存着几分畏惧之心,离得他有两三步的距离,这下子一哆嗦,连忙又后退了一步,陪着小心道:“若是调换,想必是淮南侯做下的事情。只有他那一日跟下官靠得很近。”

  凌疏听到淮南侯三字,眉头微拧,脸色更加沉郁,片刻后方道:“我不回京师,我这就给陛下上书,我要去三关。来人,笔墨伺候。”董鹑兄弟二人应声而入,把荆怀玉毫不客气地挤到了一边去,将笔墨给凌疏备好,他执笔正要写字,抬手间中衣袖子滑了下去,凌疏一怔,盯着自己身上的素色绉缎中衣看了片刻,问道:“我这穿谁的衣服?”

  董鹑道:“大人,属下见到您,便穿着这衣服。外面的衣服在那边。”遥遥指一指那边老榆木衣架上的一件樱白色长衣,凌疏眼光扫过,顿时脸色苍白,董鹑和董鸽却尚未察觉他的异样,忽然“哗啦”一声狂响,他竟然将长榻上的小几连同文房四宝一下子扫落在地。

  荆怀玉远远地袖手而立,再一次被吓得一跳,不着痕迹地又退了几步。

  董鹑董鸽跟他几年,凌疏性子清冷漠然,对待犯人残忍狠毒,但对自己的属下却出手大方,打赏向来很到位,且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两人一时间慌乱不堪,呐呐地道:“大……大人……”

  凌疏压抑住怒气,良久方道:“给我打水,我要沐浴。找衣服给我换,这个拿去烧掉。”

  待这一套功夫做完,已是午夜时分,荆怀玉极有韧性,一直在门外侯立,待他闹腾够了,方才请命要进来。凌疏却一个字都不想再写,对荆怀玉道:“明天我去三关了,你回京师和陛下知会一声吧。”

  荆怀玉看他那架势,是根本就未将自己这钦差大臣放在眼里,心中未免有气,只得陪着小心劝阻道:“大人,皇帝陛下吩咐下官,无论如何请大人回京师。大人这般自行往三关去了,下官纵使回了京师,也无法复命。”

  凌疏冷冷地看着他,片刻后道:“那就不回京师,你可以跟着我去三关。”

  荆怀玉道:“可是……可是……”

  凌疏道:“我累了,荆大人也请回去安歇。”将荆怀玉请了出去。

  第二日,凌疏带着属下自行要往三关去,荆怀玉一咬牙,跟了上去,道:“凌大人,下官这就舍命陪君子,随您去三关走一趟。但我得将此事禀报给陛下。”

  凌疏道:“随你。”他伤病未愈,就这样撑着赶去三关,荆怀玉等人也只得无可奈何地跟着。

  这一年的五月底六月初,大衍王朝忽然就风起云涌。仿佛一夜之间,赵王杨熙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消息便传遍了天下,而后京城禁军有卫勐铎亲自带兵,卷起滚滚狼烟,奔赴边关而来。三关那边镇守偏关的大将罗瀛得住了京城传来的圣旨,同时发兵,一路向西,对凤于关的杨熙等人两面夹击,誓将杨熙等一干包藏祸心的叛臣在最短的时间内剿灭干净。

  杨晔恰被杨熙派遣来樱花沟中巡逻兵营,借机见见驻守此地的几位将领。这是条长六十余里宽六里的山沟,距离凤于关三十余里。由于地势得当,沟中气候湿润温暖,花木葳蕤葱茏,恰如一处塞上江南,比不得别处的贫瘠干燥。这里隐藏潜伏了杨熙的一万五千名精兵,被开垦出了大片的良田。

  杨晔在山里看上了几棵桃子树,结出的桃子汁多味美,正和一干侍卫糟蹋得尽兴,忽然收住杨熙让他速回营中的急报,才发现自己乐不思蜀,超过了杨熙给自己规定的回营时间两天。

  杨熙慌忙带着人飞一般赶回凤于关,一路跑到中军帐,见杨熙及几个手下大将、重要幕僚均在,袁藕明也在其中,杨熙端坐正中,气氛甚是凝重沉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