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八从小跟在七哥身边长大,别人的面子可以不卖,对这位七哥却向来敬畏得很。一听是自己七哥这么说的,他也就信以为真少了别的念头,更想不起来向敖峻要个信物什么的证明他所言无虚。
只是心有不甘,愣了一会儿,他蔫头耷脑地问敖峻:“峻哥哥,你是专门来找我的?”
敖峻垂目看着手中
茶杯,抿了一口:“顺道而已。”
龙八眼睛一亮:“那你有什么要紧事没有?”
敖峻放下杯子来,看了看他,慢慢道:“也没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在京城耽搁些时日,也没什么关系。”
龙八就想不通了,明明他说是顺道,问他有没有别的事,他又说没有。他保知道一件事,那便是他进了京城还得接着在敖峻眼皮子底下过活,而且是好长好长都不知道得是多久的一段时间。
虽然敖峻对他并不算严厉,他还是打心眼里不舒服,更觉得自己那些点心算是白送了,越发的开心不起来。
不论他心里怎么想,这京城明晃晃地摆在他眼前的时候,其繁华热闹,还是让乡下土鳖的龙八眼花缭乱,重又变得欣喜起来。
敖峻其实也并不愿意在兴头上扫龙八兴致,让他太过难受,只不过将他带到自己在京城里的住所认了认路,仍允了他去庄家府上住些时日,但三五日总得回来一趟,或者是自己去瞧瞧他。此外又很是叮嘱了一些行走的人间的规矩忌讳种种。
如此安排,其实也算是宽厚。纵然龙八儿仍觉得自个还被攥在他的手掌心里,但他凭借有七哥的交代做令箭,龙八也无可奈何。
好在还有个庄停云善解人意,果然当日对他许诺的种种好吃好玩的一一兑现。哄得龙八十分顺心,才不再如何担心些敖峻那个三五天见一次的要求。
庄停云说那日说养他一段日不成问题,倒也是个大实话。他虽是个小小校尉,背后却有个大家大族的出身。上面一个姐姐入宫做了贵妃。一个兄长在边关手握重兵,而另一个兄长在朝做了尚书,也算得是位高权重。
龙八不大关心这些,他只是在一开始想起敖峻那个天子之象的说法,心道却不知是小庄的哪个兄长想犯上作乱自个当皇帝,当时想上一想,随后也就丢到九霄云外作罢。
庄停云也只是带他住在自己家的别宅里。龙八甚至连小庄那个在京城里做官的哥哥也没有见到,他觉得小庄的哥哥二庄既然是个读书人,似乎又是个百官之首,所谓读书人的头头。读书人他是见过的,摇头晃脑吟些花花草草,又不能当饭吃,反而酸里酸气得让人连饭也要少吃两碗,无趣得很,不见也罢。
庄停云似乎把世子一事放在一旁,抽出很多时间来陪着他遍尝京城中的美食。
京城百年基业,繁华处远胜别
处。天子病危后嗣无人这些事对整个京城的小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千里之外的叛乱也似乎还遥远得很。小市民照旧奔波生计,纨绔子弟照旧游手好闲,每日于灯红酒绿处拈酸吃醋。
庄停云带着小八出行时并不招摇。但他在京中土生土长,知交好友相识面熟的人却有不少。几天下来,总也能遇上那么几个。
众人久别重逢,自然会小宴一番,纵然庄停云每每托词推却,但也有那么几桩是推不掉的,而且龙八在渭河水底受了多年冷落,此时十分的喜欢热闹,巴不得那儿人多往那儿凑。旁人拉不走庄停云,便把主意打到他身上,更何况是讲客吃饭这等美事,不消怎么游说,龙八立即半推半就的一口答应下来,全然不管一旁脸色发苦的庄停云。
龙八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听着旁人谈天说地,很多都是他从前没有听说过的见闻,他觉得十分新奇有趣。
庄停云在外人面前只说他是自家的远房亲戚,年纪还小,坚决不让他饮酒。他老实乖巧,模样又生得好,瞧来倒也讨人喜欢。一来二去吃了几顿饭,庄停云那些个狐朋狗友不论真假,也都和他称兄道弟起来。
龙八也十分高兴,他觉得自己也有了朋友。
既然是朋友,即使不用两肋插刀,往来应酬总是要的。更何况这应酬必然少不了吃喝二字,正中龙八下怀。敖峻知道龙八好吃,为他想得十分周到,到了京城的当天就很大方的给了龙八一大笔银票。一来免得他吃白食被人押在店里洗盘子,二来他客居在小庄家里,多少也有些不便,不愿他缩手缩脚被人看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