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他就是不吃药_作者:天桥底下说书的(95)

  这个决定令众人都有些意外,然而陶公的眼眸中却是几分了然,只委婉道:“万岳子是天方子师兄,与他关系并不和睦,身死之前,二者见面便是针锋相对。”

  听了这话,释英忽的想起,顾余生继位之后,天方子便开始闭关,天岭宗派来与他们打交道的长老只有轩齐子,以至于两派关系越发交恶,最后更是彻底决裂。当初他不觉这有什么奇怪,如今见沈逢渊和天方子似敌似友的关系,不由猜想,或许天方子的闭关不是偶然,而是有势力在刻意除去对东灵剑阁态度友好的强大修士。

  若是如此,万岳子之死便是一个极好的动手机会,想来那幕后之人不会轻易放过。

  如此思量,释英当即定了主意,只道:“如今大半青莲妖尸还停留在天岭宗,我与掌门师兄同去,正好验一验他们死因。”

  不止掌门亲自前去,连素来不理会这些事的释英也主动请缨,余下长老神色都有几分疑惑。陶公权衡片刻,这便好言劝道:“这些死者有不少是在十四年前的南北之战中失踪,你确定要去?”

  释英没想到此事还和那些过往扯上了关系,闻言沉默许久,最后仍是淡漠道:“或许当初的选择于人而言是错的,可我不是人族,所以,我不认。”

  那件事沈逢渊已下令不许外传,然而在座长老却是心知肚明,听了此话,片玉长老神色冷峭,只道:“我不觉这有何不对,因为大多数人都很脏,就把脏当做理所当然的事,这样的人多死一些,世界反倒干净。”

  她行事历来激进,言辞也毫不留情,徐听松虽稍稍沉稳一些,却也平静地回:“青囊长老的对错我不评价,我只知道北方早就对南方领土虎视眈眈,既然早晚都要开战,打就是了,何必在意用的什么理由?”

  陶公没想到时隔多年,一提起此事同门还是立刻就炸,只能连忙解释道:“我不是指责青囊长老,只是怕他与那些死者的家属接触心情不快。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人感情用事起来,哪有道理可言?”

  沈逢渊见释英没有退缩的意思,虽不知他为何有此要求,望了一眼默默关注一切的顾余生,还是做了决定,“行了,别争了,我正想带顾师侄认识其它门派的人,青囊长老便与我一同前去吧。”

  大事已有决议,几位长老也不再多留,就在释英带着顾余生离去之前,一名青衣道姑匆匆御剑而来,他回头一看,正是片玉长老姬岁。

  这位长老也不负脾气火爆之名,立刻给了他一个“看什么看,老娘只是路过”的眼神,嘴里却是冷然道:“若有人骂你,直接一耳光让他闭嘴。”

  此话突然,释英还未回,徐听松的声音便自右侧飘了来,“别听她的,耳光没用,拿剑架上脖子才能让人噤声。”

  “你们给的这都什么建议?就不能斯文一些吗?”

  仿佛大家突然就有了默契般,他们二人刚至,陶公的无奈叹息便也到达。他一面摇头指责同门的粗鲁,一面将传讯玉符放在释英手中,小声嘱咐道:“青囊长老,我有几名说客出身的弟子就在天岭宗待命,若有需要,尽管调用。”

  姬岁本是有些担忧才追上释英,却没料大家都想到一处去了,一时让做惯了冷美人的片玉长老有些不适应,只能斜了陶公一眼,讽刺道:“这手段很斯文?”

  偏巧此时徐听松也想起,前些日子问剑峰比武,只有这个滑头的文溯长老躲过了弟子围攻,最后还衣冠整齐地在一旁看着气喘吁吁的他吟诗。如此一想,他当即就决定拆读书人的台,“如果我没记错,某人还在文翰院的时候,可是三天两头就痛揍自己上司,一言不合就罢官退隐的。”

  陶公没想自己说两句话就被揭了短,只能苦笑着讨饶,“年少轻狂,莫提莫提。”

  剑修并不擅长表达感情,释英知道他们是在担忧自己,内心微暖,面上却不知该做何等表情,只能坦言道:“多谢。”

  此话一出,三位长老齐齐一愣,最后又用“你吃错药了吗?”回头看他一眼,明明人家领了他们的好意,反倒神色局促,各自御剑走了。

  释英已习惯剑修这脾气,此时只随意一回头,看向后来的牧海灯,“你师父对我又有何嘱咐?”

  牧海灯的假期已然结束,明日便要返回公门办事。见释英这表现,他微微一愣,忽的笑道:“师叔可还记得当年向你报信的毛头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