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本王回去的路上,就没少听曹灏的赞美:“哎呀,王爷就是王爷,魅力非同凡响。人家哪怕明晓得王爷好那一口,也愿意以身相许,啧啧……这才是真风流啊真倜傥!”
我默默的想,不如本王今晚将他迷晕了丢进他表妹的房里算了,让他也来个真风流啊真倜傥!
快马加鞭赶回州府,我立刻着人去拿了房陶,控制了马帮。叫邹衍连夜去审那些带回来的人犯。
刑部众人,本王点名要的邹衍,只因他平时看着是个老好人,却是我朝刑部第一酷吏!
☆、《佞臣》
第三十二章
第二日一早,本王还未起身,邹衍已经抱着卷宗等在本王门前。
因著书嘲讽诸葛氏被前朝投入天牢,尝遍酷刑的前朝最后一个榜眼,如今绝非浪得虚名。
本王看着他打趣:“邹衍啊邹衍,恐怕是个人都会被你那副老实模样给骗了去。谁要落到你手里,恐怕都落不到好去,但愿本王没那么一天。”
邹衍就腼腆的冲着本王作揖。
翻开卷宗一看,我立刻就给气着了。
许庆这厮竟然伙同房陶将云滇那三千石大米卖去了南诏!
无论他卖给本朝哪个商人,本王都有办法将这批米寻回,如今被他弄去南诏,本王就无计可施了。
幸亏本王早让姜银宝再筹措一批米送来应急,如今已经启程。
房陶嘴巴很硬,受了一晚上的刑都不肯吐口,无奈那些被他押在老寨后山的马帮兄弟早已对他怨声载道。大家都是混口饭吃,他们出卖劳力往南诏押米,不过赚两个辛苦钱,结果大头都到了许庆和房陶钱袋里,他们却这么无缘无故被关上小两个月,换谁谁都不干。还没等邹衍上刑,就都一个个招了。
招就招罢,还连带着招出一个昌清之。说昌清之以贩茶之名,常雇他们马帮偷着往南诏运生铁。
生铁是锻炼兵器的原料,历来是朝廷禁止边境交易的东西,即使南诏这个小国不一定有狼子野心,可南诏北面就是屡犯我朝的第戎,岂可任生铁经南诏流入第戎!
于是云滇一案,许庆房陶还没受诛,昌清之先死了。
本王当即就将这只晓得挣钱不晓得国家大义的东西给斩了。
又在云滇等了姜银宝十日,将云滇诸事安置妥当,一行人犯押解上囚车,我将云滇知府官印交给于庭昀。
听说他这几日没少给他那做许庆第五房小妾的姐姐折腾。
于庭昀看着本王诚惶诚恐:“王爷,这如何使得。”
我安慰他:“只是暂放你这儿。此案云滇官员十有六七都被牵连,虽也不是没比你大的官儿了,但也就你这个小小县丞本王还信得过。你且暂掌云滇大小事务,等皇上下旨派人再行交接。”
他这才战战兢兢接了官印。
回程路上,倒是一路顺遂。只唐稳偶尔在本王耳边嘀咕:“唉,初六已经过了,也不晓得赶不赶得及十五。”
本王听一回就烦他一回,却不知不觉每日多行了个百八十里,只两天便到了丰水。
渡过丰水,看到岸边那个茶寮,本王就想起那孤身照看铺子的小孩儿。依稀记得是叫小赐来着,便叫上温沦曹灏先去喝茶,叫常介邹衍一会儿来换班。
但今天却并不只那孩子一个,一个一身碎花袄子的妇人正背对着我往土灶上叠蒸笼,抬了两次没抬起来。第三次深深吸了口气,勉强将蒸笼叠了上去,却歪了一歪。
本王就搭了把手。
那妇人叠好蒸笼转过身来,连声道谢,看到本王的脸时浑身一震,旋即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我忙将她一把托住。正在烧水的小赐闻声抬起头来,立刻冲了过来:“你个登徒子,放开我娘!”
温沦一把揪住小赐的后领,又气又好笑:“什么登徒子!你个臭小子,不认识王爷了?”
小赐在那厢挣扎:“我管你王爷不王爷,放开我娘!”
本王也不管他,只将这妇人打横抱到一旁,让她依着茶寮柱子半躺在地上。这人真是瘦啊。我吩咐道:“水。”
曹灏已经端了碗茶来,我用手沾了往她脸上撒了几撒,又掐了人中,她才醒来。
醒来之后就傻傻看着本王。
我唤她:“这位大嫂?大嫂?你怎么样?”
她听见我这一声“大嫂”,突然就流下两行泪来,双唇颤抖,嘟哝出一个名字:“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