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西山的墓地,正南方的河流,形成了十八里铺以及庆丰侯府。
候府一切规制都齐全,在于良吉跟石宏大看完了整座候府之后,何德森就出现了:“不知侯爷和大人看着候府可还有地方需要更改?”
“不用了,不用了,这已经很好了!”对于于良吉来说,这简直是住在艺术馆里了。
最让他满意的,当然是前头是艺术馆,后头就是大菜棚,以及一个可以养鱼的鱼塘。
鱼塘还是活水的那种!
山上的果树,尚未开发的百亩良田,怎么看怎么喜欢!
“我看挺好。”石宏大也觉得,这地方建设的太好了。
好到让他想挑毛病也挑不出来啊!
“那么,您看明日搬家怎么样?”何德森立刻就提议:“您看,府邸都修好了,您过节,也不好在老宅不是?”
于良吉看了看石宏大,这就搬家?
“搬吧!”石宏大倒是痛快:“反正早搬晚搬,都得搬,过节就在侯府里过吧。”
于良吉是个很听人劝的,于是点头答应了。
实际上,家里早已经打包好了大部分的东西,除了两位老爷和少爷住的正房,以及实验室,别的地方,包括仓库都已经打包好了。
也就于良吉不知道,石宏大早就默许了。
与其到时候忙乱,不若趁早做准备,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
搬家的速度很快,毕竟人手多啊!
于良吉最主要的是他那实验室,里头很多东西别人不敢动,都是于良吉自己一个一个搬到了车上,然后跟着马车一起走,到了地方之后,再自己搬下去,光是他的实验室搬了两天才搬完!
最开始搬的东西是祠堂,第一个出门的是圣旨,第二个就是灵位,第三个才是供桌供板,然后就是实验室。
最后一个搬好的也是实验室!
搬家之后,于良吉就问了刘文喜和黄大厨:“是想跟我们去侯府,还是在这边看守老宅?”
“老宅今后可有用?”刘文喜先问了。
“张家村的小学堂有四五百学生,将来咱们的小学堂估计也要有外来的孩子,这里,我打算弄个学生宿舍。”毕竟离学堂近,他还打算招两个先生住下,现如今前头的地方是两位先生带着大孙子住,刘文喜负责跑腿买个笔墨纸砚之类的,刘宋氏负责打扫卫生,黄厨娘负责做点心,黄大厨做饭食。
现在他们要走了,虽然也是在十八里铺的范围内,但是感觉就是隔开了一样,而且为了不扰民,于良吉连宗祠都搬走了,没办法,要是侯府真落在这里,地方是当真不够啊!
“您弄个学生宿舍,恐怕还需要人管着,那边人手都齐全,又都是内务府过来的,我就不跟着去了,在这里,给您看房子,照顾好学生们。”刘文喜想了想,决定不跟着过去。
就算是到了那边,也很难融入进去,人家一个马夫都比他出身好,毕竟是内务府的,不管见没见过皇帝,名义上,他们都是伺候皇家的人。
“也好,有你在这边,我也能放心些。”他一钻进实验大棚,就跟得了困难症一样,不爱出来,一天下来很容易就过去了。
他决定要培育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学堂,可能就管不了多少了,还是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看着吧。
只要不缺了学堂的用度,什么都好。
“那黄大厨呢?”于良吉转头看黄家人。
说实话,他是真舍不得黄大厨他们,毕竟都吃顺嘴儿了,也不知道那些所谓的内务府大厨们,手艺如何。
“我们跟着侯爷走,只要您不嫌弃我们的手艺,我们乐意进候府。”黄大厨没刘文喜那么多心思,一家人最喜欢的就是在厨房蹲着了,而且侯府肯定有很多好的食材,他们也能一展身手。
在这里待着的话,只能用平凡的食材,做一些适合老人孩子们吃的东西。
“好,那就去侯府,以后厨房还是你们家的天下,管好,至于这头,我让那些内务府的厨子过来好了。”于良吉美滋滋地盘算了一下。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于良吉亲自去找的何德森,让他安排黄家人进厨房:“以后厨房就他们一家人说了算。”
何德生惊讶不已,点头表示知道了之后,目送于侯爷离去,心里却暗暗盘算:本以为跟过来争权夺利的会是刘文喜一家,谁知道竟然是不声不响的厨房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