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_作者:初吻江湖(649)

  “驽者,怒也,怒而击之。击力毋增加,而制弩之法有增加。冲斗弩制挂口长不过七寸,力不过百五六十斤,弩箭重不过二钱,五十步发,准而有力,远难命中。今弩制,挂口长九寸或九寸半至一尺者,力有三百斤或三百五十斤至四百斤者,弩箭重三钱至四钱,百步能命中,其技不减于弓也。如弓力四五十斤,用箭有五六钱,何也?因弓矢之长,阴弓拉满,以至于彀,又加射者撤放之力,故箭发百步能杀敌者,此也。然而世之习弓矢者,比比皆是,计百千中未必得以精巧者。其技之难也。故阮子曰:‘世多善弩而拙于弓,弓无法准,故任巧由意,弩有法准,故易有善。’今蹶张弩,有力则能挽,下士亦可习,如法上射,朝习可以暮成,雨露无妨。上弦架箭,十步之内犹能杀人,若弓似不及矣。这是《武备要略》里提到的关于弩的记载。”小兴怀摸着得到的小弩弓箭,十分顺利的背出了这段话。

  于良吉有听没有懂!

  这《武备要略》和他也没啥关系,小家伙又背得快,只知道大概是说的弓弩的事情。

  “不错,不过现在弩箭都是统一制式,不像以前那么散乱了,给你的就收好,今年秋猎的时候,好好打猎,估计我跟你小叔还能指望一把你的皮子做衣服呢 !”石宏大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这种小弓弩很好用的。”

  “嗯!”狠狠点头,他一定会好好珍惜。

  吃过了早饭,便回去补眠了,等到了初二就开始做准备,要去外祖家了。

  今年小兴怀也有礼物给姥姥姥爷,就是他做的四双鞋垫子!

  两双给了于良吉和石宏大,剩下的两双,他带给了张家二老。

  这次去张家村依然轻车简从,到了张家跟老爷子谈了谈今年的计划。

  “中了这么久的地,需要杀杀菌了。”于良吉提醒老爷子。

  “今年打算种一茬春蒜,然后补种一茬土豆。”老爷子道:“自打前年闹了虫灾,村里人都怕了,去年春天也种了一茬春蒜,后来种别的就没事了,以后估计隔三差五的都会种一茬大蒜。”

  张家村也算是吃一见长一智,现在再也不敢随便种植青菜了,别的村子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于良吉毫不吝啬的告诉他们种植菜棚子的禁忌。

  例如不能连作同一物种,不能只知道施肥而不知道消毒,更不能不通风换气等等。

  “这样很好,不能盲目的看啥好就想干啥,没有系统了解过就不要随便跟风。”于良吉对张迪可是怨气深重,据说那几个村子之所以种植大棚,都是他撺掇的!

  张迪要是个人才,于良吉肯定不会不高兴,他更喜欢良性竞争,可张迪这人太让他失望了,啥都不懂就赶指挥人手跟风搞菜棚子,而且他要是真想帮大家发家致富还有情可原,他这是意气之争!

  “张迪已经不是村长了。”张老爷子知道于良吉生气张迪的所作所为。

  “不是村长更好,这样的村长能带领大家干什么?”于良吉一听就解气的不得了。

  “也不是族长了。”张老爷子笑眯眯的道:“村里要重新选举村长和族长,正月十五就在祠堂公举。”

  张迪可把张家村害惨了,大家没赚钱不说,有好几家差点揭不开锅!

  他年前终于顶不住压力,引咎辞职了!

  不辞职也不行,村里人天天去他家闹,当时说好了赚钱,结果呢?

  他收拾不了烂摊子,只好装缩头乌龟,引咎辞职也是为了避风头,不过若是后来者能把张家村摆平,估计这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从今往后他都得夹着尾巴做人了。

  “有人找过您家吧?”石宏大突然出声猜测。

  “找过,说让我当村长,我没同意!”张老爷子摸着胡子笑的有点老奸巨猾的架势:“我傻啊,给他收拾烂摊子擦屁股?谁惹的事儿找谁去啊!”

  当初那么被人欺负,真当他们家的人没脾气啊!

  “您老英明!”于良吉竖起大拇指,要是老爷子当了村长,肯定有操不完的心。

  石宏大看了看老爷子,若有所思。

  直觉告诉他,张家村的人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能跟侯府拉上关系的,也就张老爷子一家了。

  但是张家村的事儿他无法插手,因为张家村是一姓村,来个外人立刻就跟白天鹅进了黑鸭子群一样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