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_作者:初吻江湖(656)

  地里的蒜苗冒了出来,于良吉到田间地头去看过了,出苗率十分高,基本上不需要补种。

  而他的试验田里,种植的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农作物,大棚里也种了一些。

  蟠桃树被打理的很好,今年是皇帝登基三十年,又是他五十大寿,半百的年纪了,于良吉打算过年的时候进献蟠桃。

  五月风和日丽,夏雨微晴,田间地头一片绿色。

  于良吉巡视了一番自己的试验田,拿着小锄头开始铲草除根,顺便记录一下这些东西的生长情况。

  农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发展起来的,首先这种子就要优化,要促进它们的生长,更要看好土质,他们这里的土质不错,不说肥的流油,可也差不多,完全不需要化肥和尿素,不过别的贫瘠的地方,据说很有化肥和尿素的市场。

  这个时候石宏大却过来了,满脸严肃的拉起于良吉:“有事情找你,去书房谈。”

  “哦,我换个鞋子洗洗手的!”于良吉看着自己一脚泥巴和沾了土的手,这个样子怎么去书房啊?

  去了之后,恐怕家里的人还得事后收拾一番。

  “快点!”石宏大以为他不习惯这样脏兮兮的进书房,就没多想,放了人进浴室洗漱了一番。

  等于良吉洗漱完了出来坐在椅子上擦着头发问他:“怎么了?”

  “草原那边的观测站来了消息,说草原在闹虫灾。”石宏大眉头深锁:“是蝗虫。”

  “蝗虫?”于良吉放下毛巾:“会飞的那种?”

  “嗯,不过不太多。”那边的消息一般很少传递,而且那里毕竟是外族的地盘。

  就这个消息,还是他们去收购羊毛肉牛之类的商品的时候,随着商队传回来的呢。

  自打那年一场雪灾,外族最大的部落分崩离析,外族草原就消停了很多,而且他们还背负着巨额债务!

  战败之后的战争赔偿金以及雪灾贷款……。

  让他们对中原人更加忌惮,除非必要,否则绝对不跟他们做买卖了!

  所以消息有点困难。

  于良吉皱眉,蝗虫对他来说不陌生,当年还有专业养虫的农民伯伯呢!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一万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飞行能力强,后肢很发达,很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里威胁最大的一个。

  因为它会飞!

  且是长距离的飞行!

  组成一堆的话,连野草都能啃食干净!

  要不然怎么有“蝗虫过境,寸草不留”这一说。

  据说几千年来史籍的记载,造成农业上毁灭性灾害的蝗虫,主要就是飞蝗,并认为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机遇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前一年干旱以及先涝后旱,蚂蚱成片;蝗虫灾害与水、旱灾害常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一直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

  于良吉想到这里,就想到了那年雪灾,然后今年回春提前,且这么久了也才下了两场雨,还都挺小的那种。

  这样一来,虫卵提前孵化,成虫提前繁殖,这东西还会飞,速度飞快!

  “数量少也不能忽视,这东西繁殖快着呢!”于良吉想了想,用药是不可能的,先说地点,就在外族草原,自家刚跟他们打完仗,管他们死活!

  其次,要让他们带着大批人马入境灭蝗那是做梦,哪怕他们带的是农药,估计对方都得以为他们带的是炸药!

  再有,这个时代太落后,人工提取的农药,小面积可以,大面积不行,制作过程太复杂,在实验室里还行,大批量生产恐怕得等个十年八年,听说京城已经开始筹建农药厂了。

  “那怎么办?”石宏大脸色也不好看。

  “我想想!”于良吉也在屋子里转磨磨。

  以前的时候,他们那儿还专门养殖蝗虫来吃,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去蝗虫。

  “要是人工抓捕呢?”于良吉看向石宏大。

  “抓虫子?”石宏大脸色一僵。

  他抓过敌人,抓过野兽,也抓过各种东西,但是虫子,还真没有抓过,或许小时候抓过?

  “听说蝗虫非粮食和青草不吃,非新鲜的不吃,那它的味道一定不错!”于良吉摸了摸下巴:“可以推广一份蝗虫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