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西北那等蛮荒之地怎可让皇上亲自前往,还请您三思而后行,臣恳请皇上允许臣出征西北,臣发誓,定会为您平了此次战乱。”千城墨叩首,大有不败匈奴终不还的决心。
“好,很好……”洛枭怒极反笑,“千城墨,既然你这般有自信,那便去好了,打不退匈奴,就永远也别回来了!”
洛枭再次甩袖离去。
“臣谢主隆恩!”
千城墨最终还是挂帅西北,率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去。
临行那天,洛枭还在气头上,替将士们送行的时候冷着一张脸,也未同千城墨说话,不过事后,洛枭后悔了,果然,他还是放心不下小国师。
立刻派了暗卫前去,随行保护千城墨的安全,洛枭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突然间又有些不明白自己为何如此在乎这个小国师。
——————————————————
寒来暑往,转眼到了落叶的季节。
夜王朝西北军营。
国师的营帐内,千城墨一手执笔,满脸愁眉不展。
副将军于志刚在帐外通报一声,便走了进来,看着眉头紧皱的千城墨,笑着打趣,“国师又在给皇上写信啊?”
“于将军这是在看本国师的笑话吗?”千城墨淡漠地看了他一眼,索性放下笔,将信纸扫到一边,不再理会。
自他到西北那天,皇帝就让人传了话过来,叫他每隔八日,便要亲修书一封送回皇都,且每封信不得少于八百字(你以为写作文呢!),否则便撤了大军的粮草(当然,原话不是这么说的,纯属千城墨自己理解),对此,千城墨表示,狗皇帝就是狗皇帝,不仅阴险,还喜欢玩这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事。
“国师与皇上的感情还真是羡煞旁人啊!”于志刚感叹道。
他跟随千城墨来到西北已经半年有余,从一开始对千城墨不屑一顾,到现在却是彻彻底底的被其折服了,本以为千城墨只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却不想这人领兵打仗极有章法,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以最小的损失收回了被匈奴占领的两座城池,如今更是逼得匈奴大军不断撤退,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对方乖乖的缩回老巢。
千城墨忽视于志刚看他时的那种敬佩眼神,拿起桌上的一封信,有些不满地冷哼,“皇上最近催的越来越厉害了。”
催什么?自然是催他快点回去,这仗打了也有半年了,所有细节几乎是原原本本一丝不落地传回了洛枭耳朵里,以洛枭的才智,自然知道这仗早该打完了。
而那些被派来保护他的暗卫,千城墨一早便发现了,不过他并不在意,狗皇帝想知道什么他都无所谓,反正他也没打败仗。
“国师,这仗打了这么久,也该差不多了吧,咱们什么时候班师回朝啊?”于志刚有些不解地问道。
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如果千城墨想,区区匈奴早就被踹回老窝了,如何还能在这里跟他们垂死挣扎,他只是不明白,千城墨为何不一鼓作气将战事结束,偏偏要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磨蹭着。
“别急,用不了多久,匈奴王便会来和谈了,这次怎么也该让他们多出点儿血。”千城墨挑挑眉,笑了一下。
若是想让匈奴立刻退兵,其实也简单的很,不过注定要血流成河,而千城墨本人并不喜杀戮,所以这仗才打的慢了。
虽然粮草上来说有些耗费,但他更喜欢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回报,况且照理说,他这仗打的也并不算慢。
“啊!原,原来如此……”于志刚被千城墨这个笑容惊艳到了,不由得脸红,脑海中只剩下千城墨的身影,以至于出了营帐,仍旧一副心思荡漾的表情。
国师不仅脑袋好使,而且长得还这般好看……
不过,于志刚不知道的是,他今日对着千城墨脸红的事,原原本本的被传回了洛枭耳中。
半个多月后,收到暗卫汇报的洛枭气的当场摔了茶盏。
“敢对国师起了别样心思,他好的很!”
暗卫冷汗如瀑,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天地良心,他真的没有说于将军的坏话,完全是皇上自己想歪了,因为他自己看到国师的笑容时,也会脸红的……
国师平日里都是冷冷清清的,显少露出其他多余的表情,偶尔露笑,无不被惊为天人,不光于将军,恐怕所有人见了都会被惊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