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帝笑道:“暄儿才该是实至名归的第一,暄儿想要什么彩头,只管开口。”
“儿臣想要前几日北燕进贡的那只玉如意,儿臣喜欢的紧。”邓暄答。
昌平帝笑骂:“好小子,原来看上朕那玉如意了。”又挥手“说到做到,朕便给你了。回宫便去取吧”
邓暄笑着谢过父皇。
比试环节终于结束,有人欢喜有人愁。群臣更是对皇三子邓暄大为改观,原以为是个如骆清一样的纨绔子弟。却不想邓暄天生神力,箭术高明,此子将来不可限量。
只一人紧紧盯着邓暄,是住持释空,释空从开始至今都一言不发,想来是出家人不想理俗事。本来这比试的也不过是一群少年,无甚重要。哪怕邓暄表现的再好,释空也本该对此事漠不关心。真正引起释空注意的是刚刚箭离弦的刹那,邓暄身上若隐若现的煞气。
煞气并非不常见,常年征战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但邓暄只是个十岁的孩子,怎么会有煞气在身呢。释空并没有声张,只是兀自沉思。
当夜,太和殿。
太和殿为皇贵妃骆式居所。殿中,骆式正满脸狰狞,听完邓晓讲了今日种种。气的摔了茶盏:“邓暄这小杂种欺人太甚!”邓晓正有满腹委屈,此时眼底隐隐有泪光,哽咽道:“母妃,替儿臣做主啊。”
骆式恨声道:“晓儿放心,母妃定不会让那邓暄好过!”
此时邓暄正得意洋洋的领了那玉如意,春风满面,他还不知,这一箭将他的整个人生都射的拐了个弯。
☆、第 5 章
距离祭天大典已过去了三日。
那夜邓暄得了玉如意,径直来了长乐宫,将玉如意送给了静妃。
静妃开心的打开,却发现盒子里的玉如意早已断了。抬头望邓暄。邓暄这才跟静妃道明原委,还小心翼翼说了句:“母妃请不要责罚那宫女,玉如意不过是个死物,能换来一条生命,总是值的。”
静妃并不生气,只抱着儿子道:“我儿心善。”
说罢,静妃又端出了早已备好的点心。邓暄吃的开心,静妃看着儿子,忍不住揉了揉邓暄的脸。邓暄虽不躲开。眼神却仿佛在说我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揉了。静妃哪管邓暄想法,直揉了个痛快。母子二人又笑闹作一团。
今日,天刚刚亮起,宫人早已起床,忙着准备东西伺候主子们起身。
宫女秋菊是静妃身边的贴身侍女,正吩咐着其余人准备好用具,自己去了寝宫准备唤娘娘起床。却只听一声尖叫响彻长乐宫。
这可是天大的丑闻。静妃竟是赤身裸体与一不明男子躺在床上。一时间,后宫震动。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传的飞快,邓暄此时刚刚起床摆开架势准备练习,对发生的一切尚不知情。
昌平帝刚上完早朝就听闻此事,震怒不已。武氏也听说了,正好赶来殿中与皇帝商议。
昌平帝:“此事决不可外传!”
武氏:“陛下息怒,此事透着一股蹊跷,静妃为人是有目共睹的,想来不会做这等荒唐事。”
昌平帝怒道:“那又如何,就算不是她做的,事已至此,朕无论如何,容不得她!”换来太监总管喜公公,下令:“赐静妃鸩酒白绫,不得声张。”
武氏叹道:“却教暄儿如何。”
昌平帝稍稍冷静,皱眉:“你先让昭儿带着暄儿找个由头出宫,此事先不要让暄儿知晓。”又补充道:“此事还须细查,蓉儿切记小心。”
武氏应了,心中暗自叹息。后宫风云诡谲,邓暄太过张扬,到底惹祸上身。
演武场,邓暄正练的风生水起。却见邓昭远远的跑了过来。邓暄顿时眼睛一亮,打招呼道:“哥哥!”
邓昭喘着气平复了会,道:“孤一猜你就在这。”
邓暄笑嘻嘻道:“哥哥怎么想起来找我。”
邓昭冲邓暄挤眉弄眼:“孤要出宫去郊外跑马,这种好事怎么能忘了三弟。”邓暄笑道:“太子哥哥最好了!”说罢还跳起身,抱了抱邓昭脖子。只是邓暄没看到邓昭此时的表情,微微发苦。
兄弟二人一路往宫门行走。却见太监总管喜公公从面前匆匆而过,连招呼也不打。邓暄奇道:“这是怎么了,喜公公竟然无视了我们。”邓昭支吾道:“许是人老眼花,没看见咱们吧。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