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作者:初吻江湖(1174)

  人用完就一脚踹开,当初说好的“平分天下”的誓言呢?

  以至于蓄力好多代之后,终于在正德朝爆发了。

  可惜,最后功亏一箦,但是却不能不说,宁王一脉一直在努力,他们从未放弃过。

  与其将这个定时炸弹留在华夏的地盘上,不知道第几代便要爆发,还不如远远的弄走,给他们一个“天下”,自己玩去吧!

  再说了,有些亲王实在是无聊,因为“无皇命,不可出封地”的关系,他们连出去旅游都无法办到。

  怎么办呢?

  他们要么宅在家里,生生孩子,纳纳小妾,做个宅男,要么......就在憋屈中疯狂。

  历史上的朱桂,便是其一;还有朱檀,也不是个好东西!

  这都是没事被憋出心里扭曲的典型。

  要是他们都治理一地,甚至是一国,那就不一样了。

  反正朝廷不会给你一分钱,你到了当地,白手起家,跟他们的太祖皇帝一样,好好干吧!

  “这能行么?”宪宗皇帝颇为心动。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

  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

  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

  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

  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是最低一级的爵位。

  且宗室是不能考科举的,也不要想着种田了,更没可能经商。

  早在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岁支禄米数额:

  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

  镇国将军一千石,

  辅国将军八百石,

  奉国将军六百石,

  镇国中尉四百石,

  辅国中尉三百石,

  奉国中尉二百石。

  看看吧,这么一来,大明将支出多少?

  宪宗皇帝这些年赚的钱,没少贴补宗室。

  因为人口是越来越多的,爵位是没有定数的,一代皇帝就算是最少,也得有三五个皇子,子又生孙,孙又有子,好么,子子孙孙无穷尽啊!

  光养活这些宗室,就是一大笔开销,可你当皇帝的还不能不给,因为会被人说苛待宗室。

  就这,还不算是娶妻生子、出阁添妆、生辰、寿诞、老人去世等等人生大事,不管是多远的宗亲,宗人府都得有所表示。

  又是一笔花销,这些年来,宪宗皇帝早就不耐烦了,却又不得不忍受着,毕竟都是一个祖宗的......。

  “而且,亲王们有了封国,是要治理的,同时,他们都是我大明的王,都是朱氏皇朝的后裔,将来,他们的子孙,将尊我大明为祖国”吴有为眼冒奇光:“谁敢反祖宗呢?”宪宗皇帝的眼睛也亮的吓人。

  其他人一听,对啊!

  不说别的,都是祖国了,谁敢反自己的祖宗?

  就算是他反了,他也坐不住龙庭,因为天下人人都知道你连自己的祖宗都不尊重,都敢反,这是应该被除族的大罪!

  而实际上,大明不也总是担心四周的属国蠢蠢欲动么?

  如果属国的国主都换成有着朱氏皇朝血脉的亲王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们......那还怕什么?

  大家都一个祖宗的,你敢反,天下人也饶不了你!

  众位大臣们都喘了粗气,这等于是开疆拓土啊!

  第496章 美好前程

  吴有为自己都说的热血沸腾了。

  何况是宪宗皇帝和那些大臣们。

  果然,任何一个帝王,任何一任臣子,都无法抵抗这种另类的“开疆辟土”的诱惑。

  加上吴有为故意引申了后世英国的做法,他们占领了爱尔兰,爱尔兰人是欧洲第一代先民后裔,可以说,是最纯正的西方人。

  屡次反抗,十五世纪,英国皇室采用了软政策,将自己国家的皇太子的封地,封在了北爱尔兰。

  慢慢的,北爱尔兰便成为了英国的一部分。

  其中各种复杂的形式,吴有为振振有词,提供了这一方案。

  宪宗皇帝想了想:“占城那边朕看着不错,就将简王封过去吧,那里起码出产粮食很多,给别人,朕......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