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吴有为想了想:“京中的胭脂水粉,好像也卖的很好,二房那边来信说,今年赚了不少呢,甚至明年的量都增加了。”
“南边也来了消息,听你的话,没卖珍珠,而是弄成了珍珠粉,那价格,啧啧啧!”万通笑侃道:“你要是不当官,当个商人,肯定是天下首富。”
“那是。”吴有为道:“珍珠首饰,本来就利润薄,养珠场出来的珍珠,品相稍微不好一点的,都卖不上价格,而且人工养殖的珍珠,也不如北珠和南边来的金珠受欢迎,不如改成珍珠粉,美容养颜,好多女子都喜欢。”
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人工养殖珍珠的法子,到了明朝,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与其跟那些名珍珠们争夺珠宝市场,不如另辟蹊径,改进美容市场。
果然,珍珠粉,一听就很昂贵的东西,一瓶十两银子,简直供不应求。
“是啊,也就你想得出这个办法,南边的养珠场可赚大发了。”万通往火锅里丟了两只大虾:“连过年送来的海鲜,个头都大了许多。”
这是辽东那边送来的大海虾,很大,冰冻着送来的,他们现在吃的就是。
以前吃不到,因为是进贡的东西,现在能吃到,托了水泥大道的福,现在交通方便了,在海边买一车冰,带着冰运送海虾等海鲜到京城,赚的非常多,海边的渔民甚至都买了马车,组队往京中送货,跑一趟就能赚半年的钱,多跑几趟,家里的日子可就宽松了。
“这一年,长姐也好,皇上更好。”万通道:“眼看着一年就到头了,是不是,他们就都......。”
“应该是......。w吴有为也不敢保证。
毕竟还没过完年么。
俩人吃着火锅聊着天,感觉日子过的很惬意。
乙卯,右侍郎刘健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
吴有为他们顿时高兴了,在海外楼中楼摆了三桌,给刘健庆祝。
海外楼中楼吃的都是家常菜,五花肉炖酸菜,小鸡炖蘑菇等等,炒菜也有一些,主食是玉米粥,玉米饽t孛。
还有一份西红柿鸡蛋汤。
这一桌也就三两银子,算不上是奢侈。
众人庆祝也有个分寸。
“入了阁,恭喜啊!”吴有为是真心实意的恭喜刘健,早知道这个家伙会当阁老。
“都是皇上厚爱。”刘健小声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我入阁,我以为会是张升,结果不是。”
“他才从外面回来几年?”吴有为道:“六部都还没轮遍呢,怎么会入阁?要入,也得过几年。”
刘健笑了:“其实,我觉得你最合适。”
“我不合适。”吴有为摇头:“我是东宫的左春坊大学士。”
东宫,是储君的地盘,所有的人,都是太子的,他要是当了内阁,岂不是成了皇上的臣子,那太子怎么办?
吴有为要入阁,也得等太子殿下登基当了皇帝再说。
刘健一想,也是。
十二月壬午,宪宗皇帝以宫中喜庆为由,再次减免天下赋税的一半。
反正大明不缺钱粮,减免就减免吧。
因为他减免的都是百姓的,而非商家。
如今大明的水泥大道四通八达,货物流通,商业繁荣,这商税也丰厚了许多。
加上大明的属国往回运送的金银等物一直络绎不绝,国库丰盛着呢。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煮腊八粥了,年就已经近了。
家里人一如既往地张罗过年,唯有万通跟吴有为越来越紧张。
如果这一年平平安安的过了,是不是真的代表,吴有为更改了历史,且更改的是大历史。
只要这一年,成化朝不结束。
腊月里天气冷,这一年尤其的冷,吴有为预感到小冰河时期应该是到来了。
他越加的觉得,自己能改变的是人,而非天气。
腊八过后,张罗过年,杨柳有了身孕,不能多做什么,只能在家养胎,加上还有个孩子要照顾,没办法,只好请了娘家老妈过来帮忙带孩子。
小年的时候,吴明德祭灶,吴有为看热闹,甚至还偷了灶糖,带去跟大孙子分享,被亲家母逮到,没收了他们的灶糖,爷孙俩都苦着脸,样子太像了。
还是徐娘看的笑了,找厨娘拿了一块长白糕给他们:“吃吧,这个不太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