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作者:初吻江湖(252)

  “我不想仗着外戚的身份做事。”吴有为给自己想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自古最忌外戚干政。

  张升脸色果然严肃了许多:“你说的很对。”

  如果有为是外戚,还是皇后的娘家亲叔叔,将来入仕如果政绩平平还好,可看有为贤弟的才华,肯定是要大鹏展翅,大展宏图的,那就有影响了。

  大明的先帝们为了断绝外戚干政这个问题,已经两代人迎娶的都是小门户的女子了,最终登上帝位的皇帝之中,外家也很平常。

  除却明成祖朱棣的岳家外,其余的大明皇帝们的外家都可以忽略不计,大明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外戚最低调的朝代。

  外戚太强,皇室肯定不会高兴,生怕对方行改朝换代之事。

  可要是不强还行,明明有报效朝廷的能力,却因为外戚的身份束手束脚,出一点名声,人家就会说:“那谁谁是皇后娘家的人,皇亲国戚,皇后娘娘的亲叔。叔....”

  这也太让人咽不下这口气了。

  “对吧?我是这么想的,现在他们那边已经热闹上了,我直接去说要出族分宗,是当面打脸了。”吴有为坐在那里开始忽悠张升:“我想着,等皇后入宫了,我再跟我那大侄儿,来几次磕磕绊绊.....。

  说了很久,张升觉得吴有为想的很好,尤其是吴有为的气节很让他佩服。

  张升的夫人吩咐人做了午饭,做了咸鱼茄子,吴有为吃了个肚儿圆,饭后又跟张升说了一些话,午睡起来后,就出去了。

  去座师家里不能空着手吧?

  于是他去博古斋,这地方是买卖古董的地方,里面人不多,但是绝对各个都是有钱有闲的人。

  吴有为只是挑了两块古墨,就花了二百两,一块一百两。

  古墨其实只是宋朝时期的古董,这在现代是无价之宝,可是在明朝,它跟宋朝只隔了百十来年,元朝的时候,蒙古人也不爱收集这些玩意儿,以至于有许多宋墨都完好无损的流传了下来。

  只是文人雅士们对古墨喜欢的很,可惜,荷包不允许他们买这么贵的古墨使用。

  因为这墨锭是个消耗品,并非增值品。

  吴有为又去街上买了一些土特产,在京城里,什么样的产物都能买到,就看价格高低了。

  因为两位座师都是清廉的清官,所以吴有为也不敢买太贵的东西,也就买了点干海带,海虾干和海鱼干。

  水果也买了四个西瓜,还买了两捆青菜,在一个摊子上看到了有个老妪卖鸭子,原来是家里不下蛋了的老鸭子,自家吃着发柴,就干脆拿出来卖了,听说许多有钱人专门吃老鸭子。

  吴有为觉得老鸭汤也挺好,于是也买了下来。

  礼物分两份,他第一个去的是陈鉴的家,陈府。

  陈鉴听说他带礼物来的,很是不高兴,甚至亲自堵在了大门口,但是在看到吴有为带来的礼物之后,就笑了:“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路过菜场,看到有一老妪再卖自家的老鸭,便买了下来,请师娘给做个老鸭汤喝。”吴有为是亲自拎着东西进来的,样样都露在外面给人看,一点都没藏着掖着:“学生也好解个馋。”

  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加的光明正大了。

  陈鉴摸着胡子笑眯了眼睛:“好啊!老夫也解解馋。”

  第121章 帝后成婚

  以陈鉴的为人,吃个老鸭汤哪儿吃不到?但是那是需要花钱自己买的,或者去外面酒楼点菜。

  学生送的当然不一样了。

  陈夫人还真让人做了老鸭汤,放了一些青菜进去。

  书房里,陈鉴听了吴有为的话,沉默了半晌,才开口:“你如果入仕的话,这个身份其实还是很好用的,起码不会有人敢对你真的怎么样。

  这就是皇亲国戚的好处。

  只是同样的,日后一旦有所作为,就不同了。

  吴有为沉稳的道:“这个身份,是一把双刃剑。”

  这形容词儿,太新颖,陈鉴当时就觉得小弟子进步了许多。

  以前不是看不出来这个孩子不怎么擅长交际应酬,但是这三年以来,虽然没见过面却一直知道他的近况,现在见了几面已经很喜欢这孩子了,如今更是喜欢了。

  当官,书呆子是不行的,那样最多熬到老,成为一个老翰林。

  不需要八面玲珑,但是也要有风骨,更重要的是要会交际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