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作者:初吻江湖(257)

  当皇后不够尊重,当宠妃绰绰有余!

  吴倩儿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柏香儿。

  因为柏香儿父亲的职位比她父亲的要高很多。

  柏香儿本人也比她长得好看,身段苗条,更会说话,在参选期间,每日都能陪钱太后说笑取乐,在竞争后位失败后,没有跟王杏儿一样出宫待嫁,而是选择留在了宫里,如今被皇爷册封为妃。

  至于万妃,那就是个意外。

  皇爷是她亲手养大的,大家都认为,皇爷是想给她一个好的待遇,只是到底宫女升为女官就到头了,不若封为皇妃,这样在宫里除了皇后和皇太后,恐怕也没人敢把她怎么样^了。

  一个大了皇爷十七岁、三十多岁快四十岁的老女人,有什么可怕的?终归是个奴婢出身。

  这个时候的吴倩儿忘了,宪宗皇帝的生母周太后,也是同样的奴婢出身。

  (以前打错了,打成钱太后,其实宪宗皇帝的生母是周太后,嗯,历史有记载哦!修一下这个 BU....)

  只不过明朝的宫女都是外面的良家子,就像是清朝的宫女都是旗人家的闺女一样,都是有好出身的女孩子。

  结果第四日晚上,皇爷就没来坤宁宫,而是去了别的宫殿。

  且宫中规矩森严,等级更加明确,她是皇后,可以管着宫女,一些小太监,但是皇帝那边的不论是太监还是宫女,她都够不着!

  加上她新进来的,什么都不熟悉呢,也无法打听到皇帝到底是去’了哪儿个宫殿,只能等明天.....

  这一晚,吴倩儿失眠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起来了,一早起来不是为了等那些妃子来给她请安,而是她们很早起来之后,在坤宁宫汇合,给皇后请了安就要一起去慈宁宫请钱太后安,然后再去清宁宫请周太后安。

  钱太后乃是英宗皇后,嫡妻,又是当年张太皇太后所立,大明立朝以来第一一个皇帝娶亲的皇后就是她。

  周太后虽然也尊贵,生了现在的皇爷,可她在皇帝登基前,一直是皇贵妃,并非皇后。

  嫡庶有别之下,后宫依然以钱太后为尊。

  请过了安,果然,周太后依然不高兴,不过她也只能憋着气

  请过了安,各回各家。

  吴倩儿也回了她的坤宁宫。

  有女史捧着东西进来了。

  看到女史,就不得不说一说了。

  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女御长、宫长、中宫学事史等;唐代更完善,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等“六尚官”,还有司记、典记、掌记.... 女官超过两百名;宋代有司宫令、六尚书、二十四司、司正、彤史等;明朝女官制度比唐宋还完备。

  一般后宫里的女官完全不同于宫妃,相貌不是主要的,进宫并不是给皇帝当妃的,初衷不与皇帝发生暧昧的关系。

  明朝的女官更是有不少是从民间找来的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寡女。

  寡女就是无亲无故的、独居无偶的妇女。

  女官的任务很杂,有的掌管文印、记录皇帝起居,睡女人的情况、宫妃怀孕情况都要记下来;有的负责打扫卫生;有的则负责给皇帝传授床,上的技巧、给皇太子进行人事

  当然,如果皇帝一一时高兴,或者眼挫,看上了女官,睡了也无不可,有的甚至成为皇妃。

  这说的就是万妃了,她最后一个职位是宪宗皇帝的司衣女官,人称“万掌衣”。

  但是女官再多,也管不了皇帝的后宫,宫妃不检点的事情朝朝都有,女人的心是管不住的。

  朱元璋的后宫管理很严,哪怕是听说哪位宫妃有问题都要处死,郭宁妃、李贤妃、葛丽妃都在捕风捉影后被处死,装在一个柳条筐里乱葬在野外。

  但朱元璋的后宫还是不时传出宫妃与人有染的消息,其宠爱的胡妃便是在后宫下水道出现死婴后被疑心病重的朱元璋活活杖杀,后来证实是冤死。

  如今更是有了一个女官当了皇妃,这让一些剩下的女官心里惴惴不安。

  也有的人默默的兴奋了!

  不是所有的女官都想老死宫中,伺候人一辈子。

  她手里捧着的就是彤史。

  彤史是干什么的呢?

  是她们用一种彤管的红色毛笔,专门记录皇帝和他的女人们的夜生活,称为彤史。

  按照规定,这彤史每日都要给皇后过目,用印,也是让皇后知道皇帝都跟哪个嫔妃在一起,如果日后有孕,彤史就是一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