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铭因此更得青睐,就连怀恩太监都跟他交好了。
历史,上什么样吴有为不知道,但是现在的尚铭名声太好了!
就连边关将士都知道,有个尚铭尚公公,特别能赚钱,连军费都是他赚出来的,为此,宪宗皇帝给了他一个恩典,让他自己找个徒弟教一下,以后可以顶他的班,还允许他在家乡找个孩子认做养子,将来可以给他养老送终。
尚铭知道这事的时候,还跑到吴有为跟前哭了一场。
不过吴有为有别的看法:“找个人接手你这一 一摊,你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啊?"
“怕什么呢?”尚铭一抹眼泪儿:“这又不是什么手艺,都是当太监的,有个好徒弟总比有个竞争对手强,咱家已经想好了,给别人咱家也不放心,就教导一下小竹子吧。一边立着的小竹子一愣,随后就跪在地上朝尚铭磕了三个响头:“小竹子拜见师父!”吴有为也一愣,没想到尚铭是来真的啊?
“乖,以后好好跟吴老爷学习,你看你那干弟弟,都去南方了,还每次都给你来信。”尚铭叹了口气,招手让小竹子起来上前,摸了摸他的头:“你赶上了好时候,有咱家这么一个师父,将来也不会吃苦头,比咱家强多了。”
“徒弟小竹子谢师父栽培!”小竹子又给他磕了两个头,还给吴有为也磕了一个。
吴有为顿时受不了了:“快起来了,快起来,你义弟在南边过的不错,已经开始读书认字了,过两年年纪大了一些,就让他去科举考试。
有个状元主人时刻在身边提点,这学问能不好么?
不求能跟罗伦一样状元及第,起码中个举人没问题。
“好,以后你也有个读书人的兄弟了。“尚铭无不羡慕,读书人清高自持,一般人攀不上关系。
尤其是他们这些阉人,都嫌弃的很,就连东厂的厂公,也没几个读书人的朋友。
小竹子能有一个读书人的义弟,不错了。
小竹子咧嘴笑的傻兮兮。
吴有为也道:“科举也不查你有什么结义兄弟,这一点不算。
科举查的是你的祖宗八辈,早在给李祥做良籍的时候,就已经给他上了祖宗三代八辈的详细了。
世代为农,元朝的时候受气迫害,一直到大明才好了起来,邻里相帮养大,给人做短工赚钱买笔墨纸砚读书,这里的“人”指的就是罗伦。
小竹子更乐了。
乐过了之后,吴有为就道:“你家乡.. 还有亲人吗?"
尚铭沉默了一下:“家乡已经没了....
吴有为这才知道,尚铭其实在不怎么记事的时候,就摊上了水灾,跟人一起逃荒,记忆里就是饿的干巴瘦的双亲,以及嗷嗷哭的自己。
后来将东西都给他吃了,双亲愣是饿死了,而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进了宫,当了太监。
小时候过得苦,不过宫中太监很团结,虽然清苦但是日子也不至于难熬,起码一点好处,就是能吃饱。
渐渐大了,他是在南宫伺候过当今的小太监之一,后来先帝复辟,皇爷也再次成为了太子,而他们这些伺候的人也水涨船高了。
等皇爷登基称帝后,他们就捞到了有足够油水的肥差,像是皇庄管事太监这一块,基本上皇庄就是他说了算了。
别的人家可能主人家还会来庄子上小住、查账等等。
皇家呢?
皇爷不可能来皇庄看账本好么!
还不是他们说产出多少,就是多少?
全庄的佃户不说生死都归他们管,也差不多了。
所以尚铭原来的日子过的就不错了,只是有一点不好,就是离皇爷远了点儿,不能时时出镜露脸。
现在好了,有了各种水果蔬菜,有了草莓等等海外方物,每个月他都会进贡十几车的东西,进宫跟皇爷报备一声,每次都能得到接见。
已经很完美了,而后皇爷让他挑接班人,其实就是要提拔他的意思,指不定能回到皇爷的身边呢。
至于家里,他已经没有亲人了。
“既然如此,你不如... 收养一些弃婴?”吴有为道:“你看,你都不记得家乡是哪儿了,上哪儿找跟你有血缘关系的婴儿呢?”
嗯...”尚铭觉得他说的还挺有道理。
“如果你收养的是同族的孩子,人家终归是有亲生父母的,总不能为了个孩子,把人父母弄死吧?将来长大了被知道了,还不得恨死你?万一养出个白眼狼来,更不值得收养弃婴就不同了。”吴有为道:“弃婴是人家不要了的,以后敢来要孩子么?恐怕都不敢相认!还有,如今养生堂那边过的挺艰难,我每年都有捐赠东西粮食布匹等等,孩子们都很乖的,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啊!有的还是军烈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