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作者:初吻江湖(613)

  么状元啊、榜眼啊、探花郎之类的跟自己楼子里的姑娘有个什么浪漫,那可是好大个噱头!

  诸位公子,诸位公子!”金妈妈一甩手帕:“如雪姑娘乃是北方人,如烟姑娘可是南方人

  果然,瞬间,吴有为他们就站在了如烟姑娘的花灯台前,而柏靖也带人站在了如雪姑娘的

  花灯台前。

  双方各有八个人上前去猜灯谜,这八个人六个举人,两个秀才,吴有为这边因为都是举人

  ,临时找了两位南方来游学的秀才凑数。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

  谜”一称。

  在明时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

  又有各种猜法,《武林记事》一书中有“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

  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是个雅俗共赏的活动。

  只是这些人聚到一起,一看就都是有学问的,尤其是吴有为这边,穿着统一的衣服,不知

  道的还以为他们哪个书院出来的人呢。

  几个人在一声铜锣声响过后,便开始猜谜了。

  很是热闹,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

  而吴有为只是抬头,看向了那盏心相映的灯笼…。

  第268章 再见老翰林

  只见那灯笼下面挂着的谜语签子上写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当时吴有为就笑了。

  这虽然是一个唐诗的半阙,可也是个谜语。

  谜底便是很符合秦楼楚馆的花魁娘子:怜香惜玉。

  结合谜面,这个灯谜即暧昧又香艳,真是针对各风流才子们啊。

  不过这有点脑筋急转弯的意思了,可惜,很多文人雅士只注意到这句诗词的出处,猜来猜

  去猜不出来谜底,白白让群芳阁赚了一笔。

  因为猜不出来可是要买一盏灯笼送给两位花魁娘子之一。

  你想不想要上面那个?“吴有为低头跟万通聊天,顺便指了指人家最漂亮的花灯。

  想!”万通点头。

  丝毫没有考虑到,那花灯华丽精巧,跟他和吴有为一点都不般配。

  “好,我给你赢来!”吴有为来了兴致

  万通点头:“好!”

  吴有为上前就指着心相映道:“我猜那盏花灯!

  这位公子,这盏花灯可是要钱的!”金妈妈赶紧说明:“如果您猜中了,自然分文不取;但

  是没猜中,就得掏钱了。

  “一次多少?”吴有为不知道还有这规矩。

  “一次收八两银子。”金妈妈一伸手指头:“一次八两,您可要试一试?

  试一下!””吴有为提笔就上去写了谜底。

  交给老鸨子之后就等着了。

  金妈妈拿着谜底一看,顿时就愣住了。

  群芳阁出的谜题当然是高大上的,也是为了故弄玄虚,这个谜题自初八挂上来,一直到现

  在都没有人能猜对,皆因这些读书人想得太多了。

  给出的答案什么都有,而她也乐的看笑话,那些人大把的砸钱,肯定不是多么在意灯笼,

  而是在意名声,在意面子,在意自己的才学遇到了挑战。

  越是不服气的人,就越是花钱砸,非要破解这个谜题不可!

  但是几日之后,他们就消停了,因为破不开,越想越是觉得这题目太深奥,甚至还有几个

  学政大人也过来看了半天,愣是没想明白!

  群芳阁因为这个谜题难住了所有人,正是得意洋洋的时候,却被人给解了!

  “怎么样?”吴有为气定神闲的问她

  金妈妈艰难的咽了咽口水:“恭喜这位公子,您猜中了。”

  吴有为潇洒一笑:“拿给我吧!”

  “是。”哪怕不情愿,金妈妈也不敢砸了群芳阁的招牌,让人上去讲灯笼摘了下来。

  众人都看着呢,闹哄哄的问吴有为谜底,吴有为却摇头不语,只以微笑面对。

  拿了灯笼,吴有为高兴了。

  众人都以为他会送给某个花魁娘子,结果他一转手,送给了万通:“祝愿万大人早日康复

  谢谢。”万通一本正经的颔首,然后拿了灯笼…插在了自己的轮椅上!

  连用人提着都不用。

  灯笼放的近了,柔和的灯光罩着万通,使得万通看起来没有往日的凌厉,加上他要“假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