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 真是长见识了。”宪宗皇帝道:“民间什么东西都能吃,鸡零狗碎的都舍不得扔。
“嗯,就是鸡零狗碎的才有味道。”吴有为好奇的道:“您也吃毛肚?”
“多新鲜呐?”宪宗皇帝举起筷子涮了一片牛的毛肚:“宫中御膳上,爆炒羊肚可好吃了。
“他们也给您吃内脏么?”吴有为道:“我以为您....?”
“以为我不食人间烟火?”宪宗皇帝蘸着蘸料吃掉那片毛肚:“宫中御膳什么没有?猪灌肠、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羊双肠、黄颡管耳等等,都是内脏,不过收拾干净了就行当年太祖皇帝规定,后世儿孙不能只贪享富贵,不知百姓疾苦,所以至今御膳菜谱上还有各种野菜做成的菜品呢。当然,是经过改良的,肯定不会让人难以下咽就是了。
“臣都没吃过,下次经宴可以要吃一吃!”吴有为道:“听说还有糟腌猪蹄尾耳舌?到时候也赏臣尝一尝。
其实都是一些民间小吃,不知道御膳的小吃是个啥味道。
“我跟你说,有一道烩羊头,特别好吃!”李东阳吃经宴已经吃的很多次了,所以他吃出来了。
“还有三事。”尹直对此更有发言权:“味道也不错,只是一般只在过年的时候能吃到。”
“三事”是由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烩成的一道热菜。
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意思,这道菜天上飞的海里游的都有了。
本来他们吃火锅就为了打打牙祭,并不喝酒,而是喝的热乎乎的羊肉清汤,里头放一些姜末、葱花和香菜碎。
讨论了一下吃的喝的,又说起了公共图书馆,大家都有点畅所欲言的架势,宪宗皇帝很满意,这才是翰林该做的事情。
吃完饭分开之后,宪宗皇帝溜溜达达往回走,身边跟着万通和吴有为:“今日朕很开心,吃了一顿好饭,还跟许多翰林一起讨论了点事情。
万通不吭声,吴有为只是点头,怀恩太监跟在后面更没说话的资格了。
“日子就该这么过啊!”宪宗皇帝叹了口气:“你就没什么想要问朕的吗?”
吴有为知道他什么意思,但是他不问,他不疑皇帝,皇帝对他就越是感到愧疚。
他记得有个小故事说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尝尽宫中珍馐百味。
有一天,他和大脚马皇后忆苦思甜,说当时穷困潦倒的时候,想吃口豆腐都没有!现在不一样了!咱坐了江山,要啥有啥!,也该好好潇洒潇洒。
大脚马皇后大家都知道比较贤淑,听了这话,觉得朱元璋有点翘尾巴了!
就进言说:“大明初立,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陛下当以节俭治天下”。
朱元璋听后,很高兴,啊呀,马大姐还是当年的马大姐,知书达理,贤内助啊!
于是就下诏,给自己立了一个座右铭:崇尚俭朴、禁止奢华,从朕做起,每饭一盘豆腐足矣。
他还明确规定,后世子孙也照此执行,这成为明朝自始至终的一条皇家家规。
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真的每一餐都有个豆腐菜啊?
于是他就问了。
宪宗皇帝愣了愣,然后当街哈哈大笑。
万通也笑了,就连跟在他们身后的人都笑了。
这一夜,万通跟吴有为送宪宗皇帝回了宫,才转道回了他们自己的家。
晚上躺在被窝里,万通捏了捏吴有为:“你还真敢开口问。”
“不问不行啊,这可是金口玉言。”吴有为恼怒的道:“可是皇上最后也没告诉我,到底有没有啊?”
万通也不知道有没有,反正每次皇上用膳,菜品都是四菜一汤,不多,只是做的精致,油水大一些,不过在吴有为跟宪宗皇帝谈论过养生之道后,现在已经是少油少盐了
不然今日就不是皇,上慢慢悠悠的王宫里走,而是坐车回宫了。
十二月庚成,遣使十四人分振畿辅。
其实就是去查这一年的收成如何了。
大明如今南边种水稻,中间种小麦,北边可全都是玉米了,因为玉米比小麦和高粱产量高,所以基本上种植的都是玉米。
且玉米杆也能跟高粱杆一样作为青储饲料的原材料。
十二月已经是腊月里了,进了腊月,就是腊八,今年熬粥的人不少,京畿两年内都没有流民过来逃荒了,朝中上下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宪宗皇帝,国力蒸蒸日上,最高兴的莫过于他这个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