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作者:初吻江湖(784)

  万通听他说过上海,那描述之中的样子也曾经让他心向往之,但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巴掌,打碎了这个美梦。

  且这里这么破败,有为可有的忙了。

  这一天,晚上,他们是在县衙里吃的饭,用的桌子是缺了一条腿儿的八仙桌,坐的没有椅子,都是简陋的长条凳子。

  幸好他们一路走来,厨子自备了锅碗瓢盆等物,这才让他们有餐具可用。

  上来的饭菜,让留守六人组口水直流。

  红烧肉,手撕鸡,蒜烧黄花鱼,酥炸海鲫鱼。

  主食是大白米饭,还有一个一品海蛎子浓汤。

  厨子也算是一路走过来的,知道他们的饭量大,所以上菜用的盘子码也十分可观,那菜都摞成一座小山了。

  汤品也是一大碗一大碗的来,没搞什么小巧。

  别人吃的热火朝天,吴有为看的眼睛都直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真的跟他那个时代,是两个世界。

  在他的那个时代,上海人生活的很精致,是那种苛刻的精致。

  一块小蛋糕都能装在精致的盘子里,放在面前,一小碗巴掌大的皮蛋瘦肉,这就是他们的早饭了。

  一条大黄鱼就能是很好的一盘菜,清清淡淡的,上海菜是出了名的精致。

  现在呢?

  哦,一大... 好吧,那个盘子已经可以称之为“盆”那么大的... 满满一下子的红烧肉。

  油汪汪的红烧肉被人们快速的夹进自己的碗里,米饭吃的留守六人组直打嗝儿。

  剩下的一点汤汁也被他们拌饭吃掉了。

  吴有为吃了点就饱了,不过一一品海蛎子汤不错,味道鲜美得很。

  吃饱喝足了,六个人里老张的三儿子,将厨子给他打包的剩饭剩菜,带回了家,他们爷三个吃饱喝足了,家里还有老娘跟大嫂饿肚子呢。

  虽然说是剩菜剩饭,其实就是特意留出来的,桌子上的都被吃干净了,哪儿来的剩啊?

  还是厨娘心细,特意说有点剩饭,看家里家眷吃饭了没?

  老张他们四个没回家,肯定也无法将手里头的鱼货送回去给家里人果腹,问一声,恰好,带一些回去吃。

  米饭是用的木桶盛着的,上头有盖子;菜用两个大盆一装,用挑子一头担着米饭一头是两盆菜,带回去正好。

  留下吴有为,跟留守的人问了问现在的情况。

  上海县的县衙可以说是人去楼空了,外头的四个村落也没好到哪里去。

  因为海盗和倭寇频繁登陆,人身财产都受到了威胁,有钱有势的人家已经搬去了府城生活;稍次一点的也去了别处。

  故土难离的几个家族,一个是徐家,一个是张家,还有一个是陆家,最后一个是顾家。

  吴有为问了问这几家的位置。

  徐家则是日后的徐家汇地区;张家乃是因为有个张蓥在,他是正统十三年的进土。

  景泰初擢御史。历江西副使按察使、陕西左布政使。

  成化三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

  宁夏城,土筑,蓥始愁以砖。

  道河流,溉灵州屯田七百余顷。以父丧去。服除,起抚河间诸府,改大同巡抚。

  也算是一方大员了。

  陆家则是后世陆家嘴的所在地。

  顾家则同样是因为出了个官儿。

  上海县周围就剩下这是个地方有人烟了。

  顾家村、陆家嘴、徐家汇和张家坳。

  其实就是村落,四个归,上海县管理的地方,以姓氏命名的,证明这里是他们一族的居住地,当然故土难离了

  剩下该走的都走了,在县城里还有一些走不了或者不想走的人家,县城里最大的一户乡绅是沈家,据说祖上出过官员,如今也是耕读传家。

  其他的人也都是舍不得离开,或者出去后也不知道要在哪里生活,所有留在这里,颇有点苟延残喘的意思。

  “明天我去村子里看看。”吴有为想了想:“这城墙得修。”

  “大人,如今正是鱼获期,修城墙.. 没人手啊!”老张反对道:“不打鱼连肚子都吃不饱,怎么修?”

  “修城墙,自然也有工钱。”吴有为道:“不仅要修缮城墙,还要扩大!”

  他心目中的上海滩,可不是这破败不堪的样子。

  “扩大?”老张叹了口气:“大人,你想的很好,但.... 钱款哪里来?”

  别说扩建城墙了,就是修缮都不可能,县衙这样,更得大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