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封建社会的残酷制度,你万一跑出去,给海盗倭寇制造战船呢?
“工钱就从我这里出。”万通从外面走了进来,听了个末尾,知道了不止有战船过来,还有随船而来的工匠们。
这些人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拖家带口的来了,总得给安顿好,还得有工钱拿,有饭吃才行。
看到万通,张绅一拱手:“万大人,咱家幸不辱命,带回来的船只和人都不少,那边也说了,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去下订单。”
这船只也不是白来的,需要花钱买,这都是要在费用里出的,张绅能去买船,给多给少,全看当地镇守太监的意思。
他送了重礼,当然船只就可以挑好的买,还有工匠也都挑好手艺的来,船上配备的火炮等物,在大明来说也是十分先进的了。
这都是花钱求人情弄来的,大明那么大的疆土,哪个镇守大将不想有好的大炮啥的呀?
张绅不仅弄来了火炮等物,还有兵器,全都是刚出厂的武器!
“多谢张大人了。”万通也一抱拳:“万某这就去看看。
他走了之后,吴有为就跟张绅聊了起来,张绅关系多,打听事情可比吴有为强,他告诉吴有为:“工部派人下来了,而且还会收拾那个松江府尹,咱们只管看热闹。”“不!”吴有为反对道:“他还收受了上海县好多年的赋税,要给追回来!张绅没料到吴有为会这么想:“这个,这个也没有先例啊?”
般抄家,那家产就都归了朝廷所有,他这往回追赋税,好像没有这么干过的人。
“追不回来....”吴有为想了想,虎口夺食有点不符合现在官场流行的规矩,于是改了口:“那就让皇,上再免我上海县三年的赋税吧!”
.
第343章 府尹大人要来视察.
三年复三年,他就能给上海县减少六年的赋税了,六年之后,这里怎么着,也能发展起来了。
张绅这回倒是松了口气:“应该可以。
实在是上海县太破了,就算修缮好了,见过京中繁华的张绅也没当一回事,这地方要啥没啥,能有什么油水?
再者说了,这点油水都是浮油,要是没有吴大人,这些苦哈哈手里头能有那俩糟钱儿么?
不得不说,张绅张公公,那是一个眼界很大的人。
“那就麻烦您帮忙上奏一番。”吴有为一拱手,真心实意的道:“上海县全体百姓都会感激您的大恩大德。”
“咱家不需要,只要咱家能为皇爷守好这一片疆土就行。”张绅那是什么人?大内出来的御马监的内宦,眼界高着呢,看不上上海县那点百姓,更觉得让他们感激没用,得让皇爷知道他的辛苦。
于是乐颠颠的去写奏折了。
吴有为更加忙了起来,他要振兴上海县。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有人也正在兴奋地... 想找他们麻烦呢!
松江府尹从布政使那里回来,就兴奋的召集人手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本府要去上海县看看,那新来的县令到底将上海县整治成了什么样。”
“府尊大人,听说上海县现在可了不得,县衙是新修缮的,城墙起的特别高,白龙港那边还有战船停泊。”松江府尹没注意上海县,不代表别人没有注意到。
青浦县令不在跟前,华亭县令就不同了。
老早就看上海县令不顺眼的他,嫉妒青浦县令和上海县令的自由。
只是青浦县令也是个有背景的人,他得罪不起,加上青浦县令跟府尹大人还有点关系,他就更不能得罪了。
就剩下新来的上海县令了。
府尹大人不注意不代表他不关注上海县。
“哦?”府尹大人来了兴致:“说一说。
说什么?
上海县可跟以往不一样了,城墙建起来了,听去那边的商队回来说,连黄浦江堤都弄的有模有样,两边种满了玉兰树。
附近属于上海县的四个渔村,全都盖了青砖瓦房,村子也有围墙。
现在一个个手里头都有点闲钱,也能吃饱穿暖了,还有来的战船,停泊在白龙港那里,那里正在兴建军港。
而吴有为几次三番出去采购粮食,还拿着盐引去换盐,已经触及了以府尹为首的利益小团体的利益。
更何况上海县繁华了起来,附近的村子都知道了,原来的破败渔村现在没有一家不是青砖瓦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