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淙却对他的敬重有些头疼,只得提示柳言平先不要出声,乌兰人可能随时会来。
黑虎一只耳朵贴着地面凝神谛听,过了半晌,忽然抬手,躲在盾牌后众人都屏住呼吸。
不一会儿,马蹄声骤然而起,似乎从四面八方袭来,乌兰人身着黑衣,形如鬼魅,绕着营地外围奔驰,将外面团团围住。
营地周围竖有栅栏,又挖了土沟,乌兰散骑不能靠近,但他们也不需要靠近,先是一轮箭雨密密麻麻砸下来。乌兰人的弓力极强,临时扎的简陋盾牌根本不堪一击,很快被射穿了。
元棠头一次见识到漠北骑兵的悍勇,他们身上穿的木甲也不太保险,顶着箭雨出去,无异于送死。
众人只能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向外砸,但投石的射程毕竟比不了弓箭。
外面的木栅栏也被乌兰散骑踏破了,有些飞箭直接射穿了营帐,营中人根本避无可避。
弧思翰下令:“放箭!”
北晟士兵朝外射箭,封淙手中也张开弓,瞄准乌兰游骑的战马射中马肚,那匹马嘶鸣反倒,将上面的人甩下。
更多乌兰骑兵向四面散开,或时远时近绕着营地,时而往营中射一箭,仿佛存心逗弄。
北晟士兵便趁着这时收集地上的箭羽,不少人被乌兰散骑的暗箭射中,但他们缺少箭支,不得不收。
道箭光闪过,封淙拉着元棠趴到先前布置的木车后,众人也纷纷效仿,待暗矢由密转疏,这是乌兰人第一轮攻势稍歇——乌兰人的箭也不是用不尽的,他们主要目的还是掠夺。
封淙对元棠点点头,元棠会意,与身后的彭申等人从木车下匍匐向外。
封淙不时也在木车后放箭,替元棠打掩护。
乌兰人只稍退了片刻,又聚集而来,他们知道营中兵士武装不精,还带有大批手无寸铁的百姓,开始尝试腾挪跃入营中。
元棠爬到土沟边,朝土沟里扔下火折,沟中事先推堆积了干柴枯叶,火星一迸就燃起来,窜起的火光惊得乌兰战马飞跳,又抵挡了一回乌兰人攻势。
然而大火总有烧尽的时候,待火势逐渐变小,乌兰散骑又开始围在外面打转,这回他们口中吆喝声更凶恶,即使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元棠也知道,他们一定是在外面叫骂。
弧思翰也带着北晟兵在里头骂。
乌兰人本打的是急掠急走的主意,浮桥被烧,北晟已经警觉,他们更不能在长河南岸多待,可要是空手而归,又大为不甘心,这一行人中既妇孺,又有粮草,还无险可守,比劫掠河岸城镇容易得多,所以乌兰人并不想轻易放弃。
火光渐渐变弱,乌兰人安抚好战马,再次开弓朝营中射箭,并在营中人闪躲时冲向毫无遮掩的营地,乌兰人的战马一边配弓箭一边配弯刀,进得营中,弓箭不好施展,他们便抽出弯刀横冲直撞。
封淙大喝一声:“起!”
守在东侧的南夏士兵和北晟兵从地上拾起木盾顶在头上,或武人一组或七人一组,手持顶端绑着钢刀的木棍,朝乌兰战马马腿齐齐砍去。
南夏士兵常以此法与北晟兵对抗,不过南夏的长刀是精炼锻造的,阵队也是千锤百炼默契天成,配合着战车,足以与北晟的重甲骑兵抗衡,现下刀是临时改装的,组队也是临时拼凑,威力不如南夏军队,对付乌兰散骑却足够。
乌兰横行长河以北,顶多应付北晟追兵,对夏军战法毫无经验,先冲入营中的散骑很快被削到地上。
然而乌兰人并不知退,既进得营地,人口与粮食就在眼前,如何能退,乌兰散骑凭借战马的灵活与速度穿梭于刀阵与营帐之间,不断朝盾下的士兵攻击,他们的弓箭和刀此时都不起作用,数骑配合,团团围住木盾下的士兵,分散刀阵的攻击力。
元棠顶上被什么一撞,重心不稳滚到地上,封淙也矮身滚出去,抡起木柄,弹开乌兰人的刀锋,一手拉起元棠,两人背靠着背站起来。
元棠踏地沉身,将手中长柄一横,撞向右侧马上的乌兰人,封淙则一跃而起,双手握着改装的长刃朝前一斩,盾下士兵也刀刃齐出,将周围的三个乌兰散骑解决掉。
一时乌兰散骑竟不敢再围过来。
对战持续至天将明时,乌兰骑兵放弃防守较严密的东侧,改攻西侧,并趁乱劫掠了营中部分粮食,一经得手,绝尘而去。
封淙和弧思翰在乌兰人袭击前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乌兰散骑数量过百,武备欠缺又带着一群老残伤兵和百姓的北晟军难以抵挡,他们仓促扎营,防是不可能完全防住的,只能尽量减少伤亡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