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豪_作者:赤水三株树(202)

2018-10-19 赤水三株树

  京城的祸乱平息下来,大臣和宗室中也有逐渐回过神,怀疑先帝和平王的死因,但是新帝在储君之位多年,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其他皇子除了二皇子外年纪又还小,此时新帝掌控大局,有疑义的宗室和大臣无法反对,不过这事始终留了个疑影。

  新帝打算在年前举行登基大典,有些仓促,还特意召沈靖宣回朝。

  腊月初十,皇帝在宫中设小宴为沈靖宣接风洗尘,封淙和元棠在席陪宴,皇帝分外重视沈靖宣,言笑之间颇多感慨,直拉着沈靖宣的手叙君臣之情。

  酒宴散了,皇帝留众人在宫中歇息。

  夜里宫中寂静,皇帝有心,将封淙和元棠安排在流响居。太后薨逝后康馨殿附近鲜少有人来,流响居是提前收拾过的,或许是因为已入深冬,流响居比从前显得萧瑟,不远处的康馨殿黑沉沉的,不复往日荣光。

  封淙和元棠坐在廊下散酒气,星芒姣姣,冬夜又添了一层凉意。

  “等皇上登基我就自请出镇,到时候咱们就能离开这里。”封淙说。

  元棠有些担忧:“我听说近日总有些宗室去找你,还有太学的景老先生。”

  新帝有弑杀父亲兄弟之嫌,有些人错过拥立新帝的功劳,或真的不满太子登基,心思活泛,想到封淙身上,封淙平乱有功,在上筠军中有威望,血统出身纯正。

  元棠说:“真的可以走么?”

  封淙有些不耐烦地抚了抚脖子,说:“为什么不能?等过了年咱们回沐州,我都想好了,周太守来信说义赤人和狄人总在齐州边境作乱,朝中局势未定,恐怕他们想趁机来犯,我正好请命去镇守。”

  元棠问:“你舍得么?”

  封淙愣了楞,而后露出一个笑容,和平日一样随意。元棠早就出来了,封淙不是没有野心的。从北晟回到南夏,封淙心里很清楚回到南夏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在沐州时他就积极掌控兵事,与柳言平他们从来心照不宣。只要他还活着,还在南夏,就永远逃不了身处漩涡。他已经在军中立了威,有军功加身,还有怀念文熙太子的旧人守望。

  “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封淙说:“你随我走就是。我现在留在京城未必是好事。”

  皇帝刚得到皇位,对封淙表面上还是亲厚的,不像先帝那般连样子都装不出来。今日皇帝对沈靖宣格外亲厚,未尝没有拉拢沈家和亲近沈家的世族的打算。但是等皇帝真的登基,皇位坐稳,又不知变成什么景况。

  元棠也希望一切顺遂,封淙如今掌兵,当然和从前不同,但是再留在京城,谁又说得准,人心万变,最难猜测。

  封淙往廊上一躺,双手枕着头看天上的星星,他从前就喜欢在廊上歪着,元棠那次进宫见他,他就在廊上睡觉,那时天气暖和,现在却是冬天。

  元棠推他,说:“快起来罢,地上怪凉的,才刚喝了酒,回屋里躺。”

  封淙没有起来,反倒把元棠拉到自己身上,说:“不凉,不信你摸摸。”

  说着把元棠的手扯到自己衣襟里,一团火热,元棠脸也热了,封淙低下头亲他。

  厮混了一阵,元棠仿佛看到院子的篱笆外有人影,被封淙强按着脖子回不了头,待两人分开时再向外看,什么也没看到。

  朝中开始准备登基大典,时间仓促,一切从简,但该有的规制不可废除。元棠负责城中与宫城布防,每天城中和皇宫来回跑,登基大典前两日,皇帝召他进宫。

  新帝命人将宫中的炼丹炉全都捣毁,别的不说,空气倒清新许多。

  皇帝见到元棠,摒退众人,说:“卿近来辛苦,坐吧。”

  “臣尽责而已,不敢称辛苦。”再三礼让,元棠才坐到垫子上。

  皇帝问了典礼准备事宜,对元棠说:“此次京城得以保全,卿与袁析、黑虎都有功,都该封赏。”

  在登基大典上封赏功臣是惯例,皇帝打算封黑虎为威武将军,继续执掌宫廷护卫,封袁析为威义将军,统云襄大营。

  袁析和黑虎都有封赏,元棠是高兴的,袁析能封将军,往后袁家也能撑起来。

  皇帝说:“卿劳苦最多,其实最该受封赏的还是袁卿。”

  元棠倒不是不希望自己也能封得高位为袁氏争光,但他已经与封淙约好离开京城,袁析也已经封了将军,心中便不再有太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