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淙说:“宫里应该已经知道,不然就该派人追杀我,而不是下令各州郡找我。”
沈靖宣眉头松了又皱,说:“我临行前已通知上筠府,以为自己布置在先,现在却怕来不及,要是能让萧擅之在霁飏多待些时日就好了。”
萧擅之来霁飏,明面上是代表朝廷吊唁袁将军,并颁布元棠袭爵的旨意,待袁将军下葬后,萧擅之便会离开霁飏,算算日子,就在腊月初十前后。
他们说的话,元棠有好些听不明白,他很担心封淙的处境,说:“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么?”
沈靖宣和封淙同时看向他,封淙推了推元棠肩膀,说:“没你什么事,就别费心了。”
沈靖宣看封淙一眼,比封淙认真多了,说:“此事非你所能及,说来惭愧,这几年沈家在朝中确实无法与萧家相争,往后你要做官,就算有沈家支持,也少不得要和萧家打交道,现在最好不要得罪萧擅之。”
这番话十分中肯,元棠人单力微,在沈家与萧家的斗争中,在皇帝跟前,即使搭上整个袁家也不过是蝼蚁撼树,况且袭爵的圣旨还捏在萧擅之手里。
沈靖宣封淙说:“靖宣有意帮殿下脱困,只希望殿下能领靖宣的情,莫再自作主张,别忽然一声不响又自己跑了,到头来让靖宣竹篮打水一场空。”
封淙闻言好笑:“沈三郎这么说就小气了,你的大恩大德封淙铭记于心,何时敢不领你的情。”
沈靖宣眯着眼睛看他:“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讨你一句准话,别反悔就是。”
元棠插不进他们的话,但是看样子封淙脱困有望,他也稍稍放心。
他们进屋已有一段时间,再不出去怕看守起疑,封淙将碗筷放回食盒,塞回元棠手里,说:“多谢小将军一顿晚饭,夜路难走,你们多当心,我就不送了。有什么事小将军多找你沈三哥,别又被欺负得在灵堂上和人动刀子。”
元棠还没答话,沈靖宣嗤笑一声,说:“难得殿下也有体谅朋友的时候,可惜也只能嘴上说说,你瞧二郎这好欺负的模样,等你问起,早被人搓圆揉扁好几回了。”
封淙动动眉毛,问元棠:“萧擅之欺负你了?”
元棠被这两人斗嘴的功夫弄得有些哭笑不得,说:“没什么大事,你多保重。”
过了几天,萧擅之从珑崤山回来,元棠还有些担心他们偷偷去郡府见封淙的事被发现,因为萧擅之见他时常带着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让元棠总觉得心里毛毛的。
萧擅之仍旧住在袁家,与元棠见面客客气气的,好像那天的羞辱从未发生,他越是这样,就越说明他并没把袁家放在眼里。
沈靖宣毫不吝啬表现自己对萧擅之的厌恶,但凡萧擅之出现的场合,要么退避三舍,无法退避时,遇见了便冷言冷语,绝不给萧擅之一点好脸色瞧。
沈靖宣风姿过人,华在气质不在衣着,他受霁飏大族邀请出席过一两次诗会后,霁飏城内那股追捧萧擅之的风潮肉眼可见地往沈靖宣身上倾斜。
近日城中大族子弟出行不再好童仆团簇,而流行起轻车单骑。
萧擅之说起来也挺奇怪,风仪名望处处不如沈靖宣,却总是爱往沈靖宣跟前凑,每每被沈靖宣奚落,脸像打翻调色盘,还越挫越勇。
十二月初九,袁将军下葬,元棠彻夜守在灵前,清早扶灵出城,将袁将军的灵柩送到袁家祖坟。
十一日,袁家宗族齐聚祠堂,选定袁家下一任宗主,沈靖宣、萧擅之作为袁家的贵客位列席中,算作见证,周显沛为郡太守,又是元棠的舅舅,也在席间。
袁将军去世前便确定袁棠为嗣子,有周显沛支持,又有沈靖宣从旁助长声望,还有袁德等一众家兵认可,袁家内部基本已认定元棠为下一任宗主,宗族聚众议不过是按流程走过场而已,确定宗主后,再请萧擅之宣读袭爵的旨意,如此方能尘埃落定。
袁家众人祭拜过祖先,袁家年纪最大的一位长辈说了些彰显祖德、光耀门楣的话,准备宣布让元棠继任宗主。
萧擅之忽然出声:“慢!”
众人都看向他。
萧擅之穿着直领宽袖长袍,袖垂至地,一旁有婢女奉香,烟痕从博山炉中升起,飘荡在他身侧,将人衬得犹如立刻能登临仙境。
他抖了抖袍袖,朝袁家长辈微微躬身,说:“萧某是外人,自然不该插手袁家订立宗主人选一事,只是本官亦受朝廷之命为袁家降旨,还要回京复命,若不闻不问,便有渎职之嫌,因此想问一问老人家及袁家各位宗老,诸位欲推何人承宗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