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淙拍拍元棠的背部,笑着说:“没想到你也挺结实。”
元棠给了他一个“那当然”的眼神,并且骄傲地挺起胸,也不看他这一年跟袁德吃了多少苦,生生把袁棠这具弱鸡身体练成健康阳光好少年。
就是个子还不太高。
封淙说着也脱了外袍,然后元棠就骄傲不起来了,封淙才是看不出来,肌肉健硕,连阿木都比不过他。
阿木走过他们这边,朝封淙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元棠奇怪,问:“你们认识?”想想好像认识也没什么奇怪,封淙在上筠生活多年,和桓王关系好像也不错,认识桓王的亲兵也正常。
封淙点点头,说:“一会儿和阿木比试,你给我助阵。”
一般将军家子在家中就练习过游泳潜水,阿木带着他们练闭气和蹚水搏击,水战虽倚靠战船,但船上的人不时有被打落入水的危险,因此在水中的生存能力也很重要。
练了一会儿,阿木果然提出比试游泳。
规则是从岸边到河心一沙洲游个来回,谁游得快谁就胜,愿者参加,阿木朝封淙微微扬眉。
二皇子的一个侍读不会游泳,便在岸上当裁判,其余人都下水比赛。
二十几个少年人蹦入水中,腾起一阵水花,元棠使劲挥动双臂,他到沙洲时候回头一瞧,封淙和阿木已经回游过半,两人都如飞梭一般穿行水间。
待元棠游到岸边,还是封淙将他拉上岸。
“怎么样,谁赢了?”元棠只顾自己游,还不知道最谁先到达终点。
封淙浑身都是水,被阳光一照闪闪发亮,笑道:“那还用说。”
阿木不甘心道:“下回再比。”
封弘绅也和大家一同比赛,比元棠慢些,差不多是最后几个上岸的人,他搭着侍读的手爬上岸,气喘吁吁地在地上坐很久,后来看封淙的眼神还是不大友好。
一群少年正是好动的时候,坐在屋子里念书还罢,一旦到外面就像脱缰的马,比过一次,他们又跳到河里打水仗,到后来什么身份出身都顾不得,也不管谁是皇子高门,统统都只想着朝对方身上泼水。
最后还是一场瓢泼大雨才把众人浇离玉香河。
他们跑回讲武堂,浑身都湿透了,有些人干脆淋雨跑回校舍,雨停后,太阳从天边乌云露出半张脸,讲武堂里的人都走光了,封淙拉着元棠到讲武堂后面的馆舍。
阿木和桓王几个亲兵守在外面,阿木说:“大王还没回来,说你来了就现在里面等等。”
阿木和封淙果然很熟,说完还用拳捶了捶封淙的肩膀,“本以为你在宫里这些日子早荒废了,没想到今天还是输给你。”
封淙抬起下巴道:“下回再上马比比。”
“比就比。”阿木说。
周围几个亲兵都笑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兵法内容来自孙子兵法,以及孙子兵法各个版本注解
第23章 进退
这间馆舍应该是桓王在太学的休息之所,屏风和珠帘将屋子隔成三部分,左侧是一间摆设简单的书房,桓王离开上筠,身上还有三州的公务,案牍上堆满了公文。
冷风一吹,元棠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封淙搂过元棠的肩膀:“冷吗,方才应该先去换衣服。”
看不出封淙挺照顾人,元棠说:“不冷,总不能让大王等我们,待会儿回去我喝点姜茶。”
封淙用他温热的手掌搓着元棠手臂,说:“冷的话你先靠着我。”
少年的身躯如同一把热火,靠在一起果然一丝冷意都没有了。
案上放着一卷书,正是桓王上课讲的兵法,页面上第一句话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元棠忍不住拨开纸页,一页页翻看起来。
封淙说:“不用这么用功吧。”
元棠乜斜他:“我可不是囫囵看过就能背全的人。”
封淙有些得意地笑了。
元棠支着下巴,目光扫过纸面,说:“我在家的时候也读过兵法,模模糊糊的,现在也不敢说全懂,但听大王讲过,觉得和从前知道的不太一样。”
封淙挑眉,说:“你是进悟了,说来听听?”
元棠低头想了想,说:“不敢说是悟,只是觉得我自己的理解太浅薄。从前我看兵法,都找那些如何攻守、行军的篇章看。今天大王讲兵法,却先说了用兵的难处,不只讲兴兵,还讲了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