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豪_作者:赤水三株树(61)

2018-10-19 赤水三株树

  内侍说:“太后,父子俩哪有不像的,弘绎殿下只是在宫外太久。”

  太后叹息:“是吗……”

  “太后生气了吧,真的没问题吗?”

  元棠有点感动,又有些担心,夜色里他只能看到封淙的背影。

  “我人都还在这儿吗,能有什么问题,太后没工夫生这种闲气。”

  元棠还是有些不放心:“太后真不会罚你吗?”跑路什么的动静也太大了,过不了几天外面流传封淙的“劣迹”事迹又得多上一条。

  封淙说:“她不会在意这点小事的。”

  第二天,太后仍旧让人送封淙去太学,又从宫里给封淙派了大批护卫。

  他们去王家赴宴的时候袁德留在太学,隔了一宿两人才回来,袁德听说他们逃跑的始末,一时也有些表情复杂,想提醒元棠不要太胡闹,又不敢当着封淙的面提。

  至于太后新增的护卫,平时上课还好,封淙训练划船时他们都在河边列队站开,似乎怕封淙又趁人不注意跑了。

  阿木私下里拍着封淙的肩膀,好似安慰,封淙一脸不在意,苏子聪和另一位太学同学本来对封淙已经有些熟悉,在大批宫卫面前,他们又变得拘谨沉默。

  六月初五,夏国皇帝在京西鲲游湖观阅夏国水军演战,后宫及文武官员随驾。

  鲲游湖岸边一早设障,搭起高台,皇帝与官员、宫就坐在湖边的看台上,太后的席做座不再后宫一侧,而是在皇帝身旁。

  太后的发髻上饰满宝钿华钗,正中一只金凤以即将冲向云霄的姿态翔舞,满幅金线绣凤的长裙像修长的尾羽,优雅地垂在她身后。

  这一身华饰放在别人身上或许过于喧嚣,或许过于庸俗,在太后身上,却只是她容颜和气度的陪衬。

  她扶着内侍的手端坐在皇帝身边,轻摇团扇,向四面八方发出耀眼的火光,连皇帝都只能在她光芒的阴影里。

  侍中萧携之同时担任中军将军一职,向皇帝禀报:“陛下,已经准备好了,请陛下阅查。”

  皇帝略侧身:“母后,您看?”

  太后说:“舞刀弄枪都是你们男人的事,老婆子我只是看个热闹,你说的算吧。”

  皇帝道;“那开始吧。”

  萧携之领命,挥了挥手,号角响遍鲲游湖。

  水面传来击鼓声,数十艘舰船由东边水道驶入湖中,排列与元棠那天在山上看到的相似,也是小舰在前,大船在后,船只种类更多,有一种舰船外面蒙着防火的牛皮,像一头出水怪兽。

  元棠好奇地趴着栏杆,封淙在后面提着他的腰带:“当心了,别落水里。”

  “那是什么,船上那些,那天怎么好像没看到?”

  封淙遮在眼上看了一会儿,说:“那是拍杆,那天的楼船还没装上,拍杆可以吊起石头砸靠近的船,被砸中的会沉。”

  拍杆的样子像木制起重机,竖起的木柱上横一根圆木。封淙又和元棠说了一下拍杆的用法。

  船队行过台前,体型庞大的楼船停靠岸边,较轻快的战舰又驶入湖中,如长蛇游走。须臾,长蛇分作两截,各自为阵,岸边鼓声响起,与湖上舰船的鼓点相接,令旗挥动,舰船上士兵们呼喝震天,两队舰船分别从东西向湖中行驶,速度极快,队形不乱,两阵相交时,双方舰船相距极近,鼓声渐急,舰船各自分开,调整方向,在湖中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圆。

  舰船转向航行灵活,如人行走平地,又随着鼓声变化出不同阵型。

  战舰、轻舟依次排阵,看台下铜锣“锵”地一声,船队聚合,又变成来时的队形驶入水道。

  列阵演练主要看行船的指挥和纪律组织,皇帝对阵演颇为满意,频频露出微笑,阵演过后,就到士兵们划飞舟比试速度了。

  封淙和元棠都换上短衣,头缠黑色布巾,和其他队员准备上船。

  二皇子封弘绅也率一队人到湖边,抱臂望着封淙。

  封淙看也没看他一眼,二皇子恨恨地瞪眼。

  元棠忽然发现二皇子和他舅舅萧擅之有些地方挺像的,爱找茬,而且越挫越勇。

  有个内侍从宫妃的看台上跑下来,哀哀地求封弘绅:“殿下,皇后娘娘不放心……还是回去吧。”

  “不,”封弘绅道,“回去告诉我母后,不用担心,好好看着就是。他都能比试,为什么我不能,不就是靠着文熙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