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_作者:未时蟾(16)

2018-10-10 未时蟾

  漫长的两个时辰,独自面对天子问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书五经都不够用。

  赵先生用半部论语就能应对一切,果真只是戏言。

  戏中之言,嬉笑怒骂,荒谬之中有其真,

  这场对弈实在太久,久到燕一真口干舌燥,浑身浸湿凉透,久到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双脚,忘了直起身后如何行走。

  这是从未有过的经历,教他从一个书生变为仕人,在分与秒的逝去中,认识了一个陌生的自己。

  故事中的笑谈成了前车之鉴。他从来没有一刻这样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要对抗的不止是身边二十九位进士,还有善变的圣心。

  需要他辨明的不止是方向,还有一路到底的希望。

  那一日,龙争虎斗,满堂飞霞,正是“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燕一真望着被钦点出列的三张喜气洋洋的脸,心中忽然无限感慨起来。

  最后,他是被皇家侍卫抬回驿站的,别人欢喜庆贺的时候,他昏睡一天不省人事。掌柜的被他吓得险些去报官,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

  这等壮举在新人中也是绝无仅有了。状元还未游完街,他一个二等传胪倒是先风光了一回。

  和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燕一真后来在给张车前的信中写道,原来从前说自己像赵子龙,浑身是胆,全是假的。

  但直到过年也没有回音。

  71.

  再到后来,连仅剩的同乡也没能派在一起。燕一真背着敕牒,踏上了孤身仕途。

  同僚背后笑他傻,庶吉士本可以在皇城荣享圣恩,他偏要应下皇上的假意问话。

  那本是为了搪塞右相的举荐,谁知燕一真站出来,有板有眼地谢了圣上。

  君无戏言。

  燕一真却丝毫没有多想。谁知道皇上说的话,几时是真意,几时是试探?

  这等作风,令人捉摸不透,就如同……

  那位张爷一般啊。

  72.

  其实在外的日子并不难熬。一乡一县,皆有批不尽的公文,断不完的公案。

  又加之,燕大人生性耿直,看不得有山无猎,有水无桥。遂大手一挥,修!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明月乡,驻明月店,开明月山,立明月亭。

  临川镇,造小安桥,正清凉寺,扩临汝窑。

  禹州,收大鸿寨,清白沙湖,修古钧台。

  庐州府,通雩娄渠,治安丰塘,兴祷祭词。

  所到之处,全城百姓额手称庆。

  所过之处,民皆高颂甘棠遗爱。

  不一而足。

  岁过经年,脸上的伤疤早已被药化去,身上又添了不少新的。

  那些伤口,是治下民心,是为官之责,也是从未改变过的一意孤行。

  两个人的约定,哪怕最后只有一个人履行,也算是圆满结局。

  73.

  大概吧?

  只是某日黄昏不知为何忆及,到底意难平。

  74.

  人言生而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人谓尘世四悲,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巳时一刻,文德殿殿门洞开,文武百官鱼贯而出,秩序森然。

  燕一真捻一捻垂在手边的衣料,碧玉津津,似是深秋的日渐黄白里,难得一抹亮色。

  下一任为官之地是……天长县。

  十年了,还只是六品啊。

  燕一真悄悄叹了口气,抬起头,端端正正地走出宫门去。

  其实只需要下一道圣旨,何必特意将他召回上京呢?

  罢了,大人们的想法,还是不要过度揣摩的好。

  他回想起朝堂中站在最前排的那些人,在皇帝面前恭恭敬敬,下了朝,谁不是个动辄天下惊的角色?

  那一身朱紫朝服,寻常百姓一年的开销,只怕也换不来半只袖子。

  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就是这样大,隔着天与海。

  话说回来……那位张爷不知近况如何了。

  身体是否康健,武艺是否生疏,家中是否……添丁?

  否则为何忙碌到,一封信也无暇寄来。

  75.

  古伯倒是书信未断,言说书院无存,再无挂碍,如今回了老家,当回了古夫子。

  故而不巧,他也难知张车前的近况。

  思及此,燕一真悄悄叹了口气。

  书信有去无回,他便不再托人带去,几年下来,不觉攒了厚厚一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