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_作者:未时蟾(28)

2018-10-10 未时蟾

  “靠山?”燕一真看着张车前的脸色,大胆联想,合理推测道:“是……这里的人?”

  他边说,边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宫”字。

  张车前点点头,随即将字抹去,“此次西行,我无意中发现了几处盐窖,人是当地的人,窖里却打着李家的记号,恐怕他们还在……”手指微动,也在桌上划了几笔。

  燕一真认出是“私盐”二字。他立时想起老管事曾说李苌贵是偷贩私盐起家的那些话,惊讶道:“朝中已经严令禁止,他们竟还敢干这营生?”

  张车前露出一丝嘲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官商势力盘根错节,岂是一道禁令可裁得断的。有银子赚,就有人遮着,不足为奇。”

  燕一真怔了许久,喃喃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张车前没有听清他的自言自语,“你说什么?”

  燕一真叹了口气,“若为官者皆是如此,文章做得再好又有何益?”

  不如回家写春联。

  这回听清了,张车前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只是又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

  118.

  “你不要老是揉我的头,显得我的头很小。”——燕知县

  “一个正常的男人总会有克制不住的时候,比如眼前有个毛茸茸又很懂事的家伙。”——张都尉。

  119.

  “参见巡抚大人。”张车前和几位武官并排而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厅堂里的人。

  没想到此次的巡抚竟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宦官,展颜一笑,昳丽异常,看呆了堂中下人,平白折了许多碗盏,一时间求饶声纷纷。

  “碎碎平安。诸位免礼。”他心情很好似的,命手下端来几只盖着红绸的盘子,“前日忽闻随州叛乱,多亏诸位里力挽狂澜,救民众于水火,圣心甚悦,加倍封赏。”

  几只盘子被一一捧到几人面前,红绸仍盖着。

  巡抚下了座,缓缓踱步而来,“几位大人剿灭叛军,居功至伟。想必射艺都是精绝。”

  几人纷纷道:“不敢。”

  巡抚又道:“身具百步穿杨之能,定知晓一个道理,开弓便无回头箭。可若是在一条道上走到黑,永世不得翻身,岂不可惜?”

  武官多是直来直去的汉子,哪里禁得他文绉绉地下绊子,个个憋得一脸猪肝色。

  张车前是听懂了,但装着一副没听明白的样子。

  巡抚见好就收,“几位大人英武不凡,咱家看着喜欢,啰嗦几句,还望莫要见怪。今晚便由本巡抚做主,请诸位同饮御酒,一醉方休,如何?”

  “多谢巡抚大人。”几人得救似地赶紧撤了。

  120.

  到了驿馆,他们才稍微放松下来。除却一名近几年才提拔上来的灵璧校尉有些拘束,其余人都已经很熟悉。

  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交情,虽因职务之故不常见面,倒比那些每日相见的更亲近些。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是都苦哈哈地笑。见个巡抚比杀敌三千还累。

  “往常的巡抚皆是由大理寺卿派的,今年怎的,来了个内官?”光州都尉最心急,憋了一路可算问出来了。

  “这……”大家面面相觑,这也正是他们想知道的。

  “若我没猜错,他或许就是宫里那一支被赐了御姓的内官。”张车前忽然道。

  “御姓”二字一出,大家的目光都闪烁和探究起来。

  “当年先帝遭亲弟逼宫,内官魏国良因救驾有功被赐了御姓。后来他年纪大了,就从族中选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带回宫里,认了义子,这个义子便跟着他用了御姓。”

  这么一提,大家都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而且据说这孩子长得好,又机灵,一进宫就得宠,跟在太后身边。”

  “不对啊,”光州都尉又道,“再得宠那也是后宫的事,怎么会就成了巡抚?”

  本朝祖训,后宫不得参政。

  张车前低声道:“年头进宫参圣,我曾见过他跟在万贵妃身边,似乎与万家人很是熟稔。”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万家人!万贵妃的父亲可是当朝太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了不得,难怪这么多人都巴巴地割了要进宫去做太监,原来这么有出息。”宣城校尉促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