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一真依言吃一口鱼肉配一口江米酒,果然舌尖甜津津的,犹如开了花,不大会儿颊上便飞了两朵红霞。
张车前忍不住凑上去舔了舔:“燕大人,是甜的。”
燕一真紧张地四下张望:“别,这儿人来人往的。”
张车前不服:“我乃是实话实说,又非阿谀奉承,有何不可。”
燕一真只觉得被他碰过的地方要烧起来了,脸越来越烫:“你,你……”
张车前又喂他一块逍遥鸡:“好吃吗?”
燕一真点点头。
张车前喝了口江米酒,俯身揽过燕一真口对口地喂了一半给他,末了,用指腹擦去他唇边的酒渍:“酒的味道好,还是我的味道好?”
燕一真期期艾艾:“酒,酒的味……”
张车前:“你说什么?”
燕一真心一横:“自然是酒的味道不如你好!”
张都尉很满意,继续喂食。
4.
酒足饭饱,两人沿着塘边转悠。
“咦,这儿有座庙。”燕一真抬头看牌匾,“开福寺……原先是建在开福山上的,怎么搬到这儿来了?我们进去瞧瞧。”
张车前便向门口的小沙弥买了一袋香,和燕一真一同走进庙去。
今日并非初一十五,仍有不少妇人婆子来上香。路过一处偏殿,居然还有好些个男子在磕头,燕一真远远地看见,奇道:“莫非那是关二爷?或是孔圣人?”
张车前上去打听了一番,回来道:“那是送子观音。”
燕一真:“……”
张车前道:“难得我们一起来,上炷香吧。”
燕一真警惕道:“送子观音不去。”
张车前忍笑,刮他的鼻子:“咱们随兴走着,走到哪个殿前觉得累了,就在那里上香,如何?拜的是谁无所谓,重在心诚,心诚则灵。”
燕一真觉得颇有趣:“可以。”
5.
走过一片梨花林,转入往生池前,他们偶然撞见了一座碧瓦白墙的大殿。
殿顶百兽齐聚,鸱尾飞扬,当中一头雄狮安坐,半闭狮目,仿佛在聆听佛法。
燕一真心有所感:“咱们进去看看。”
殿中供奉的是一位头戴宝顶、背生千莲的佛,他同样双目微闭,和头顶雄狮的神情如出一辙,宽大的耳垂扬在空中,滑稽又庄重。
燕一真不知为何,一见到这尊佛,心中便生欢喜,对张车前道:“就是他,咱们给他上柱香吧。”
张车前拣三支品相最好的点了,递给燕一真,自己也拣了三支次一等的点上。
燕一真长跪三拜,一丝不苟,而后喃喃道:“小子燕一真,今日乃是八月初三,不才感念天地恩惠,平生曾见诸般喜怒,如今看来皆是虚妄,万事不苛,唯求心安。”说罢,偷眼瞧着张车前那边,看他也在凝神祷告,忙转回来,继续说道:“唯求心安,与张爷平安。恭子燕一真敬上。”中、左、右,照顺序一一插好。
张车前祷告完毕,也睁开眼将三支香挨着燕一真的插下了,笑道:“你方才许了什么愿?”
燕一真施施然往外走:“佛曰,不可说,说了就不灵了。”
话音刚落,一个苍老的声音朗声道:“我佛可不曾说过这话。”
燕一真吓了一跳,回头看那尊佛,却依旧是不动如山,金光闪闪。正惊疑不定,忽闻殿外有金环相撞的声音,步出殿外看,原来是开福寺的方丈持着禅杖而来。
燕一真迎上去:“方丈。”
方丈乐呵呵地点头:“大人,许久不见了。方才他们告诉我有两个人来拜东来佛,我便觉得诧异,原来是故人。”
燕一真道:“方丈声音洪亮,我只当是大佛显灵。”
方丈施了一礼:“施主心中有佛,才会听得佛音。”说罢又引他们看向来路:“这些梨树原是从唐皇的旧梨园中迁来,最初只有几株,多年下来已成林。梨树亦有灵,同行林间,除非并肩同心、净无杂念者方可走到此处,否则轻易便会迷失梨园中。”
燕一真与张车前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惊讶与喜悦,相知多年,早已是未置一词也明白互相的心意了。
方丈隔岸观之,但笑不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