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河道挖通了。
冬日即使是南方,水也是极少的。所以那条河道挖通后,引来的水堪堪只覆盖了表面,那些水凝的仿若没有流动。
可是,还是足以令人兴奋。
鞭炮锣鼓声响彻天空,有人在一旁说,还是得感激当今皇上。
兰锦听的手指有些颤抖,手中间握的那一方玉,冰凉如初。
离年关越来越近,边城百姓脸上的笑越来越灿烂,街道上也越来越热闹。
兰锦走在街道上时能看到许多人在购买年货,瓜果糖饼,还有鲜艳的红包纸。兰锦路过那小摊时停下脚步,拿起一个红包付了钱。
寒风越来越甚,走在外边经常能让沙尘迷了眼。
年夜的时候有许多邻居邀他去家中吃饭,兰锦微笑着拒绝。邻居便送来香喷喷的鸡肉鱼肉,摆在桌上居然满了。兰锦看着那些菜眼眶有些热,微笑着道了谢。
最后终只留下了自己一人。
拿起筷子却没有想吃的欲望,于是又将筷子放下,倒了杯酒。
酒是用米泡的,透明的液体中有浑浊的东西。轻抿了一口,有些热辣。然后干脆,将酒全部倒进喉中。
恍惚间,又想起了宁漪隐的脸。
酒喝了半坛,听得屋外有鞭炮声。他站起身来,拉开门。
门外出现年轻公子的笑脸,目若秋水。兰锦微愣,那公子绽开笑:
“在下一路前来,身无分文,饥饿附体,公子可愿收留?”
番外
一
春日到来,兰锦院子中的桃花居然绽放了。
邻居跟孩童都好奇的跑来观赏,那枝上花朵虽不多,但粉粉嫩嫩的,格外娇艳。兰锦站在一旁耐心的回答着他们的问题,过了不多时,有年轻的公子从屋中走了出来,笑意盈盈。
旁人都被那笑震慑的一愣,有专职的媒婆敬业的问:“这位公子好俊俏,可定了人家?我们镇上有很多漂亮姑娘的,不知公子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愿?”
那公子笑吟吟的往兰锦身边倚,“不好意思,在下已经定了人家了。”
旁人满脸可惜,继续观赏着那花朵。
在他们没注意的地方,那公子的手缠上了兰锦的指缝,紧紧相握。
二
春日到来,镇民们感到更为兴奋的事,是河道的水不再只有半指深,已经有半个人高,清清亮亮的,能看到下面的石头。偶尔,还能看到鱼虾。
镇民感激着当今皇上之时,却突然听闻皇上暴病身亡,他的堂兄宁澜雎接了位。
城中哀戚一片。
那年轻公子却搬了把椅子放在院子中,懒洋洋的窝在那儿晒着太阳。兰锦从身后将他圈住,用脸蹭着他的脸,“哪有人咒自己死的?”
公子便笑,手臂勾了上来,双目中万种风情流露,“不然怎么跟你在一起?”
兰锦亲亲他的唇,抱着他起来,自己坐在椅上,再把他放在自己腿上。目光炙热,兰锦问:“那你会不会后悔?”
“后悔怎么办?我都已经下了诏书了。”公子故意皱眉,眼中却含着浓浓的笑意。慢慢的,笑意隐去,神色认真,“兰锦,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可是我知道,如若我不来找你,那我立马便会后悔!”
三
宫中的宁澜雎很怨愤,非常非常的怨愤。
他记得某日,询问沐流韵怎样就可以不读书不考科举,沐流韵却带了他来宫中,拿了一堆《为君之道》之类的书,还给他找了一伴读。
依他的脾气,本该丢了那书便跑出宫流连花丛才对,可是那个有着一张死人脸的伴读,冷冷的挡在他的面前,手中举着那本书,半分都不移。
宁澜雎走不了,便耍性子不看。那伴读也没有强逼,只是本该午饭的时间不见午饭,本该晚餐的时间不见晚餐……
甚至,连杯茶都没有!
他饿的头晕眼花求饶之际,那伴读将那书递了过来:“七页!不背完不给吃饭!”
宁澜雎想一头撞死。
可是没办法,只能含着热泪将那书拿了过来。最后他只将第七页的内容背完了,瞪着眼说:“你说的是七页,我背下了第七页,也没有错啊。”
那伴读不理,仍跟高山般站在那儿,不移动分毫。于是宁澜雎无奈,只能继续背。
第二日见了沐流韵,愤怒的质问时,沐流韵喝着茶,闲闲的说:“我那日是说了让你不读那些书,也不考科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