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坛桂花酿_作者:宴惟(16)

2018-10-08 宴惟

  两人回到村中小院时,日头已有些热意,不似清晨那般带着凉意,进院后二人先换下打湿衣衫,才在小院井旁清洗山上寻得的枞菌与嫩笋。

  谭栀因心虚,让祁殊教自己,摘了瓜秧子清洗枞菌,而摆弄那些嫩笋的活计则祁殊来做,日日得山雨浇灌的笋当真是细嫩,厨刀一切,似能瞧见切面沁出的浅淡水意,白嫩嫩、脆生生般从刀面滚落,被祁殊一把抓起丢入瓷碗中。

  将枞菌与嫩笋置好,祁殊想起那日谭栀似是喜欢蒸槐花,便又来问他可要食些,得到应允后,便又在院中随意铺了张干净旧衣,寻竹竿打起院中槐花来,谭栀不会打,新奇地试了试后没打下多少,只得半蹲在地上,拾落于地面的槐花。

  皎白的槐花洋洋洒洒,谭栀因半蹲着,肩头落上不少,抬头瞧着还在支竿打槐花的祁殊,没头没尾地问:“掌柜的,为何福子他们都不愿与你来此购置干虾呢?”

  祁殊闻言停下手中动作,低头瞧他,谭栀肩头落了槐花,手中还拾着一串,白皙修长的指节捏着摇晃,恍若将落下的日光晃散,落在他漆黑的一双眸子上,使他一双眸子染上热意的日光,瞧着谁,眼上带着热意的日光便要落入谁的心尖,祁殊平白似被烫一道,倏地扭过头去,抬起竹竿打槐花,淡声应道:“我如何得知。”

  他觉得指尖都泛起热意来,打着树上的槐花,却念着谭栀方才的一席话,再扭头瞧人时,人又顾着拾地面的槐花去了,方才谭栀的疑问,他心中自是知晓答案。

  他素来沉面不喜谈笑,可谭栀是个脸皮厚的,见他不笑便要来逗弄他,他一旦纵容有了笑意,这人便又能随意与他置气,总归是两字—不怕,亦不将他这掌柜身份放入心中。

  他本就不是心冷之人,久而久之,如何能再挂住那张沉面的皮,只得时常挂着笑意,现下罪魁祸首还敢来问他,当真叫他有些气,又有些无可奈何。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人家是妖精,还有老石头撑腰,自然不怕你啦

  第15章 二指小鱼

  晚膳在日落之时悉数做好,彤红的落日像张被厨刀切去一半的大饼,穿过半高的院墙,散下橘皮颜色一般的暖融,老母鸡是祁殊从此地的农户手中买来,平日散养在小院及后山中,寻些枯叶下的小虫啄吃,傍晚便会自行归家,肉质瘦而不柴,于是炖出的汤面不见浮油,又因添了枞菌和鲜笋块,闻之生香,入口生甜。

  除却蒸槐花,卖鸡农户还赠了一把带豆,得了山雨每日的浇灌,嫩得一掐便能断,舀了两勺鸡汤焖制,又软又糯。

  谭栀这会儿是全然不气了,那支山上掐来的野荷叶放于东北角的缸中,规规矩矩坐在院中石桌前,望着祁殊给他盛汤,在酒楼时,谭栀原以为祁殊是喜欢在饭桌上道话的,同他来此地待了几天后,便隐隐发觉此人之古板,似是遵循着“食不言,寝不语”这一古人□□,有一日食完晚膳,谭栀忍不住问,祁殊才淡声给他解释:“楼中小二忙忙碌碌一日,同他们说话权当是解解他们的乏,又如何不能呢?”

  谭栀当时表面点头应着,一副明白他的模样,心中却是觉得这人当真与他没一处相同,大抵是徐宴惯出来的毛病,他万分不喜独自一人,无灵识时,他便在泥中待了十数年,时未有灵识便也觉得日子不那么难熬,之后被徐宴挖出,直至灵识初现,再然后化形,都不曾独自一人,如今想来那十数年,反倒觉得难熬,再也不愿回念,从前他在桂花酒楼,顺子亦事事依着他,每日两人同桌吃饭时,都听他絮絮叨叨地说话。

  知晓祁殊不喜饭桌上说话后,谭栀便十分自知,食膳时规矩食膳,一句话都不多言,两刻钟的功夫,大半鸡汤都被他饮下,祁殊一向不喜过食,饮一碗汤后,便去膳房盛饭,是当地农户所种的新米,洗米时倒出的水便发白且透着米香,煮出的米饭滋味自然也绝妙,从膳房出来时,见谭栀还欲再饮汤,不免出声提醒:“还要饮?”

  谭栀被吓了一跳,汤勺一下跌入汤中,望着落座的祁殊,眸中不免有些恼,却自知的确贪饮,只好小声闷闷道:“我去盛饭。”,盛饭出来后,瓦罐中的汤勺已被祁殊捞出,置于桌面,被谭栀一把抓过,舀了口饭送入口中。

  “汤中有嫩笋块,食多怕你有恙。”,祁殊打量着垂头食饭的谭栀,见他还不时打量罐中的汤,兀自叹息一声,出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