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坛桂花酿_作者:宴惟(49)

2018-10-08 宴惟

  霜降后便是初冬,便也意味着没俩月便是年关,收租的得尽快将租金收齐,欠债的得尽快将债还上,不然便心不落,过不了一个好年。许是因此缘故,进来出城入城来往的多是买卖商人,人流一多,最高兴便是食肆酒楼、客栈与那城中销金地儿。人在外除却吃喝住行便是玩乐,藏翠阁的那些个姑奶奶们这些天儿哪个不是卯足了劲儿,扮得娇娇俏俏,温柔一笑眼里便藏了旖旎勾人情,入楼的恩客不乏南下的富商,若真叫人动了心,同老鸨赎了身,从此便也离了是非地儿,再也不用内心苦痛,亦要作一副笑脸迎人。

  进藏翠阁的姑娘,有多少个儿是情愿的,谭栀于藏翠阁认识个绾绾姑娘,从前便时常瞒着徐宴偷偷溜去,二十两银子便能包下绾绾一日,只是他却是去听绾绾能道出的才子佳人故事,绾绾姑娘家中父亲是做唱戏班子营生的,得罪了人散了班子,父亲又病重才不得不入了藏翠阁,说起戏台子上那些才子佳人故事,自是信口拈来,哄得谭栀眼睛都不转。

  他一个酒楼掌柜,天天寻人,却又只听听故事,久而久之绾绾不是不曾逗过他,只是他就一土豹子——死活不开窍呀,绾绾拉住他的手,他便也只会笑着说:“绾姐姐,下回我过来,给些带些水仙花叶子染指甲成不成?姐姐手指白白细细的,染上颜色定是好看极了。”。他这样一说,绾绾便只能吃吃笑,指捎儿戳他白净眉心道:“说罢,要听哪个故事?”

  渐渐的,谭栀便也不只认得绾绾一人,藏翠阁的大半姑娘皆识得他,只因他嘴巴甜甜,姐姐长姐姐短地唤,带的水仙花叶子若是其他姑娘瞧见欢喜了,下回便也给人带,绾绾知晓后不恼,反倒一乐,笑他道:“你这滑头。”,掌柜的尚且如此,小二的自是不必说,顺子见着藏翠阁姑奶奶们亦是嘴巴顺得很,一口一句“姑奶奶”,姑奶奶们若遣小二来桂花酒楼买酒菜,分量便也是多些的,姐姐们吃得少归吃得少,面子可不能丢咯。

  初冬城中热热闹闹,桂花酒楼的生意亦好,厨子近日撤下两道时令菜蔬食牌,鸡汤滑鲜蔬亦撤下,换上牛腩炖萝卜,主打的肉菜除八珍鸭与红烧肉,新增一道黄豆烧猪蹄膀,黄豆是夏秋交接时与城郊的几户农家收下的,个个圆滚饱满,晒得干透淡黄,购下后便放入后院库房中,包得严严实实,一点儿也没被多雨秋季的潮气侵蚀,打开布袋仍能闻到豆子淡淡的特殊香气,与烧毛洗净剁大块的猪蹄膀同炖,顿时加入些许冰糖与酱油,炖出黄豆软烂入味,如绵软豆沙,猪蹄膀则褪去原本的微黄色,色如浸油后的枣红,食之微甜咸口,入口即化,若以手拿食,定是食得满手黏腻,颇受食客与藏翠阁姑的奶奶们喜欢。

  食客入楼常点一道牛腩炖萝卜,再点一道黄豆烧蹄膀,酱牛肉则是无论冬夏,皆是桌上常备,由小二们切成片码在盘中,再要一壶温好辣喉烈酒,便是随你消磨冬日时日,寻处酒楼位子,倚着冰凉木椅,饮至天色暗下,饮得酒醉胡言,贴着脊背的木椅变得温暖,亦无人能干涉,只因是一人的冬日,一人酒楼的冬日,待到火红灯笼朦朦胧胧晕出红光,识不得脸的酒楼小二来唤你,再将衣襟拢紧,再要最后一壶暖酒,握着酒壶跌跌撞撞,一路饮着回家去。

  谭栀将酒楼交予顺子照看,食客一多,生意一好,顺子便忙得脚不沾地,在柜台前记账对账,可却累坏了阿毛、阿贵二人,一人在底下大堂跑堂,一人在二楼忙活,顺子得空时才能帮帮他们,本想再纳两名小二,可临年底儿,哪哪都是用人的地方,况家中有阿毛阿贵这般年纪的,大都候着来年春天再去酒楼做小二,图个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好意头,于是纳人实在是难得很,便也只能苦着二人及膳房的赵厨子,顺子便打算除夕几日闭楼前,给人多包一月月银作偿。

  顺子这边忙得脚不沾地儿,谭栀亦不好过,虽他是妖物不甚畏寒,却难逃人之惰性,连着采了几日桂花,用去从未有过的耐心,一制成桂花蜜便说什么亦不肯修行,想着躲懒几日,徐宴却不纵着他,自有法子捆着他,丢入灵气充沛充满绵甜桂花香的桂花林中,还捏诀儿叫他无法化作人形,老老实实以本体修行,纳灵气入体。

  于是谭栀连着几日都被迫修行,自是在第五日说什么亦不肯了,红纸封口的一坛桂花酿,便这么呆愣愣地落在桂花林中,不得化作人形,亦不得移动一丝,只剩坛口没被法术封住,方能言:“老石头,你当真是仗势欺人得很。”,他恼亦委屈,还惧着徐宴的手段,语调微颤好不可怜,话音被寒风卷散。